暑假到,疱疹性咽峡炎爆发家长需高度警惕



周一早上刷朋友圈,小编几个好朋友家里的宝宝不约而同的被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这种讨厌的传染病,每年夏秋季节都要来凑热闹,让无数宝宝中招!

美妈咪:宝宝一开始表现就是高烧,后来我给他用了退烧药,压不住反复发烧,拒绝进食,我就觉得这次宝宝感冒为什么这么奇怪。医院去,医生诊断是:疱疹性咽峡炎。

小米粒:我家的两个宝宝先后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先是大娃高烧、没精神、不肯吃东西,我以为是普通感冒,也就没引起重视;结果才三天的功夫,小的也开始出症状。儿科专家提醒:暑假到了,家长们要警惕疱疹性咽峡炎发生,若一个孩子“中招”,其余孩子很容易互相相继感染开来,故一旦发现孩子“中招”,最好及早隔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几大症状急剧发热、高烧难退、咽喉疼痛、拒食。疱疹性咽峡炎小儿多“拒食”如果孩子连平时喜欢吃的酸甜开胃食物都不肯吃,害怕喝热水或热奶,就有可能是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口腔咽峡部黏膜长了疱疹发生溃疡,导致孩子不肯进食,不肯吞咽。孩子张嘴时,家长观察肉眼可看见咽峡部黏膜数个白色疱疹与溃疡,多散发于口腔后侧的软腭、悬雍垂或扁桃体上。7岁以下儿童高发,易交叉传染专家指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大多是由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此外,埃可病毒与肠病毒EV71也可引起此病,多发生在1-7岁的儿童。儿童一起玩耍时容易互相传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此病从发烧,长疱疹,再到破溃结痂大概5—7天。大部分患儿正常情况下可以自愈。疱疹性咽峡炎病情发展严重时,孩子会出现频繁呕吐、呼吸急促、咳嗽加剧、手脚冰凉、惊厥、嗜睡昏迷等症状,可导致脑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要马上送医救治。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有不少家长看到孩子高烧不退,会私自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希望快速退烧。对此小编特别提醒家长:未经医生诊断时,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引起,吃抗生素根本没用,增加孩子发生耐药的几率,给孩子健康埋下隐患。疱疹性咽颊炎有可能会重复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是一组病毒,而不是一种,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家里宝宝一旦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在具体治疗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高热时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除退热药外,可给孩子物理降温,如冰敷头额部、腋窝、腹股沟;温水拭浴。让孩子多喝水、休息好有利于病情恢复。2可服用中成药如清开灵、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给孩子用生理盐水漱口,口腔内喷西瓜霜,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缓解不适。3病毒可以通过口鼻分泌物、粪便传染,在幼儿园、小学、家庭里容易交叉感染,一旦发现孩子患病,要及时隔离。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多锻炼增强体质。4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有拒食现象,多饮白开水,白水对病变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相对容易接受。5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进食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菜粥、面条汤。如患儿进食勉强,少食多餐。疱疹性咽峡炎PK手足口病,如何区分?发病年龄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年龄多为1-7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多为0.5-5岁儿童。发病部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多在口腔后侧的软腭、悬雍垂或扁桃体上长疱疹,手足四肢等皮肤上没有皮疹与疱疹。手足口病患者多在口腔内舌、牙龈、颊黏膜、硬腭上出现疱疹,同时手、足、臀部可见皮疹与疱疹。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白癜风的问题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