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儿童常见疾病家庭护理误区讲座



上周日23号,丫头去参加了陈英医生的讲座《儿童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误区》,记了一些笔记,今天整理了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儿童发热,精神才是金标准,普通感冒发热一般极少引起大脑的损伤,除非体温升至41℃以上,或者持续维持高热状态,真正造成大脑损伤的原因是感染并发了脑炎或脑膜炎,而这种情况本身就是很少见的。

在疫苗完善之前,以前并发脑膜炎的几率确实更高。发烧本身是一个伴随病毒或者细菌的症状,并不是疾病也不是原因

发生以下情况是,需要立刻及时就医:颅内压增高导致喷射性的呕吐,头剧痛,不醒,昏迷,不清醒,眼神呆滞,小宝宝会剧烈哭闹或异常安静

疫苗才是真正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其余任何保健品都是然并卵(没有用)

发热分三期:

体温上升期:也就是俗称的寒颤期,此时毛细血管收缩,四肢会冰冰的感觉,有明显寒颤期手脚要保暖,身上依旧不用穿太多

体温平稳期

体温下降期

发热时体内热量大,通过多穿多包来“发汗”只会让孩子更加不适,捂热还可能导致脱水、捂热症、极端甚至会致死

物理降温包括调控室温、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原则不要折腾自己,不要折腾孩子,以舒适度为主。

第六版的AAP(美国儿科学会)也已经淡化了物理降温,以孩子舒适为前提,泡泡水,擦一擦没有问题。但如果孩子处于寒颤期,温水擦浴反而可能导致不适。

酒精擦浴更是不可以的,酒精会经过孩子皮肤吸收导致过敏甚至肝功能受损

大部分儿童发热周期为3-5天

退烧药医学的解释是解热镇痛药,目的是缓解发热时的不适,一定范围的降温

给药原则:

发热伴随明显不适,即使低于38,5℃

发热伴随头痛

精神状态好,能吃能喝能闹,密切观察可39度给药

体温每上升一度,心跳加速10-15次。

3个月以上发热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除非孩子对对乙酰氨基酚过敏或者孩子有严重的肝功能损伤

6个月以上发热可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或者布洛芬(美林),但如果孩子不足6个月,或者有出现脱水症状(剧烈呕吐或腹泻)、肾功能不全、确诊水痘的孩子,不能使用布洛芬退热

严格按照剂量喂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是安全有效的

交替使用退烧药有风险,如果必须交替用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指示

儿童发热需要避免滥用以下三种药物:

①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我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②尼美舒利:易导致大量出汗,体温下降后不回升,严重的可致肝肾损伤。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禁止将尼美舒利用于12岁以下儿童

③阿司匹林:病毒感染的儿童服用后会引发瑞氏综合征(一种以急性意识障碍和肝功能损害为突医院喜欢给发热的孩子开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抗病毒口服液。几管齐下,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疗效是快,把发热抑制住了,可一定的高温有利于免疫系统与病毒细菌抗战。

抗生素并不等于消炎药,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红肿热痛),但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起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对炎症并没有直接作用

孩子发热原因非常多,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有效,对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时完全没有作用的。而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

大多数的病毒是无药可医的,尤其是感冒病毒。除非病情非常严重,发热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肠道感染、重症肺炎才需要输液

输液不会让普通的感冒发热好得更快。因为身体与病毒作战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会因为输液而改变。

大家觉得好的更快的原因是因为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直接被输入血液,让高热、喝水少、胃口不好的孩子显得更有劲,更精神些,同时会大量排尿,从外表看确实退热更快,但病毒并未得到抑制,多喝水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输液毕竟是有创的,会破坏血管。

咳嗽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能帮助清除呼吸道异物,具有自我保护作用,家长们不必一看孩子咳嗽就急于止咳,这样做反而不利于病情彻底痊愈

儿童咳嗽可以给一些温润的水,一岁以内可以适当给一些苹果汁(正常情况下果汁对于任何阶段的人都是不必要的),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给一些蜂蜜,热蒸气,生理盐水雾化都可以帮助痰液稀释

肺炎是病原体导致的肺部感染,并非由咳嗽引起,咳嗽芝士肺炎的一种常见症状,家长不必担心咳嗽会转为肺炎,并不必因此让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肺炎住院指针(根据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最新制定的《3个月以上婴幼儿以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

伴有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的肺炎患儿应住院治疗,表现为口周青紫,严重时发绀,检测到血氧饱和度低于90%

可疑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6个月的婴幼儿应及时住院

耐药性感染,既强毒力的致病菌,如由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可疑或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因及时住院诊治

家庭护理不到位、治疗依从性差或随访困难者应及时住院诊治

感染性腹泻,大多是病毒性腹泻。不需要禁食,但如果您家孩子有喝果汁的习惯,必须要禁掉,因为过高的果糖会加重腹泻

不用止泻但要补液,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止泻,但补液一定要重视,避免脱水。

脱水程度表现:

轻度:口唇略干燥,小婴儿的前卤门略凹陷,尿量略少,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正常

中度:以上症状进一步加重,皮肤弹性变差

重度:前述症状更严重,循环障碍,少尿或者无尿,四肢冰凉,身上出现“大理石”样花纹,精神差,活动减少

一般来说轻度到中度的脱水,在孩子能够口服的晴空下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盐,而重度脱水往往已伴有循环障碍,极易导致休克,应及时就医给予静脉补液

手足口具有自限性,绝大部分患儿只需要隔离修养、对症处理就可以自愈。家长只需要做好该做的护理,顺应病程发展,孩子多会自行恢复健康

手足口病特征:

病原体:阿萨其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

传染源:手足口病隐形感染者、手足口病患者

传播途径:接触到隐形感染者或患者的鼻涕、痰液、唾液、疱疹液、粪便等

临床表现:嘴巴痛、厌食、低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

重症手足口表现: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呼吸衰竭

脑:惊厥,昏迷,脖子僵直,呕吐

出现重症表现需要第一时间及时就医

世界组织在《手足口病临床和公共卫生应对指南》中明确指出,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当然也没有推荐用任何中药。一些所谓的抗病毒神药,事实上没有任何确凿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其效果

湿疹不一定是食物过敏导致的,但食物过敏有可能导致湿疹

保湿保湿再保湿,必要时局部短期配合激素药膏使用

===========我是分割线===========

以上的内容仅是我对此次讲座的资料整理,丫头也仔细看过内容,所有内容在陈英医生的新书《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里也都有写出来。

再一次安利以下陈医生的新书,新手育儿必备,如果说《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是一本完整的育儿指南,那陈医生的《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则更多的是针对咱们中国人一直以来“以为的”一些育儿误区着重讲解的。

新书在当当、京东都能买的到哦









































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