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探索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



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作者:丁亚山王开俊胡先平文章来源:中国针刀

丁亚山王开俊胡先医院(医院)麻醉科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病人疼痛病变部位,范围不同设计多处,多中心进针点,在局部麻醉阻滞后,针刀进到皮下横向运刀,向周围行放射状皮内、皮下,浅筋膜广泛松解切割治疗。5~7天一次,3~5次一个疗程。

结果:3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率%,随访1年均未再复发。

结论: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针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它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中医学名“蛇丹痛”。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约有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留下后遗神经痛,轻者痛数月,重者痛数年,长者甚至超过十年。其疼痛特点:1、疼痛病变在身体的一侧;2、疼痛性质是跳动性的刺痛或烧灼样痛;3、疼痛的部位不固定;4、疼痛部位有发热感,伴有奇痒;5、疼痛在夜间12:00~03:00加剧,具有“认时性”。目前疼痛医师主要使用各种神经干、根、丛阻滞术;或者神经干、根、丛的损毁疗法,以达到长期疗效目的。但是风险大,易出现并发症,设备要求条件高,一般病人不愿接受。仍是世界级疼痛难题,无特效疗法。

笔者经过长期的经验教训之后,把治疗的思路转移到局部去寻找,根据朱汉章针刀治疗的基本原理:设计一种小针刀微创法进行皮内、皮下、浅筋膜内的松解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临床治疗30余例,获得确切效果。现积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按要求治疗,并与医生建立良好沟通互动,全程观察疗效,并连续随访达1年,病历资料完整。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9例,女:21例。年龄58—82岁,平均71岁。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头部2例;颈部2例;肩背部5例;前臂部1例;胸背部8例;腰腹部9例;胸腰背联合者1例;大腿部1例,会阴部1例。病变范围面积最小30~px2,最大px2以上,平均~px2。病程时间,大多在3个月~1年之内。最短只有一个月,最长一例,为19个月零28天。本组30例患者暂无病程超过2年以上者。伴发症:本组30例中有85%患者伴有1种或2种伴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癌症放疗、化疗术后等。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与病变范围,选择主诉疼痛最明显的皮表为中心,设计多处、多点、多中心为进针刀点,每点间隔5~px,作皮肤表面标记。在无菌室内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用0.25%利多卡因0.5ml+VitB.5~1mg稀释液,在进针刀点作皮下、浅筋膜下注射浸润,以使病人进针刀无痛。使用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汉章针刀,3号0.8mm或4号1mm的针刀。当针刀进入皮下后,即横向运刀,在皮内、皮下、浅筋膜内,向外周呈放射状,广泛切割松解,反复几次。运刀时能感到病变区域的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十分坚韧。有一定阻力,能听到明显的切割声,当进入正常皮肤区域时,感到阻力明显减少。一般3号针刀一点一次可松解80—0px2大小范围;4号针刀一点一次可松解30—px2大小范围。术毕用无菌纱布按压15—20分钟,以防止或减少皮下淤血。根据病人反应,每隔5—7天可重复治疗,3—5次治疗为一疗程。大部分病人都会主诉前次治疗的区域疼痛明显减轻;而其它的皮区或上次松解不够充分的地方又成为疼痛的主要区域。第二次就选择这些点进行针刀松解治疗。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过3—5次治疗均获满意疗效,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半年

随访1年

疼痛程度

剧烈

17例

0例

0例

0例

VAS评分

9--10

疼痛程度

严重

10例

0例

0例

0例

VAS评分

7--8

疼痛程度

中度

2例

1例

0例

0例

VAS评分

4--6

疼痛程度

轻度

1例(奇痒)

9例

7例

(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4例

(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VAS评分

1--3

疼痛程度

无疼

0例

20例

23例(有异样感或痒)

26例

VAS评分

0

总数

30例

30例

30例

30例

疗效评价标准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

疗效优为:VAS减少≥6分:23例

疗效良为:VAS减少>3分:7例

差疗效为:VAS减少≤1分或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0例。

统计表明疗效优良率为%,随访6个月—1年,均无复发。有60%以上病人会有阴雨天不适感,异样感,或轻度刺痛感,烧灼感,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有意义的病理生理现象。1、针刀松解前病变区局部灰暗苍白,松解后立即出现红润,有时可见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类似眼底镜下的眼底血管网。2、在反复多次的针刀松解治疗过程中,随着疼痛的缓解或消失、病变部位皮肤颜色逐渐变浅、色素沉重消退,有的皮肤完全恢复正常颜色。病程较短的患者尤为明显。

典型病历:

1.沈某,女,68岁,伴有高血压病20年,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痛病程6个月;疼痛难忍,彻夜难

眠,绝望有自杀倾向。疼痛部位有二处,一处在右腹前壁,面积60--px2;局部疤痕粘连,色素沉着;另一处在腰背部T11-T12右侧椎旁。面积60--px2局部,拒绝触碰。VAS评分在9-10分。首次治疗时两处各选2处,共4个进针刀点。治疗后病人主诉疼痛减轻70—80%,半年来第一次有良好的睡眠。间隔5天后给予第二次治疗,病人主诉疼痛消失。嘱其辅助针灸中药治疗。出院后疼痛没有再复发,随访一年也无复发。

2.叶某,男,76岁伴有糖尿病。胸背部巨大范围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从前正中线向右后达后正中线,宽约px,长约px,病变面积在px2以上,病变区皮肤疤痕挛缩、色素沉着。疼痛剧烈,彻夜难眠,尤以夜间12点左右为最甚。VAS评分为在9~10分,病人一见面就会告诉你最痛点在那里。首次治疗设计5个点作为进针刀点,针刀松解面积在7px2以上。当天病人感觉疗效很满意VAS评分在3~4分左右,能睡眠,第三天病人主诉反弹至6分左右。根据病人对痛点的指认,发现疼痛区域不是第一次治疗的地方,而在另外一些第一次没有松解到的或松解不够的地方。第二次又选取5个针刀点治疗。一周后病人主诉,疼痛缓解,可以忍受。经过5次治疗,病人痊愈出院。随访半年主诉,有轻微刺痛,但不影响生活与工作病情稳定;随访一年,病情逐步康复,无发作史。

3.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明了,过去认为是病毒的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而现代局部精细解剖学认为病变区皮肤、皮下浅筋膜在急性病变愈合后遗留广泛的不规则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疤痕、挛缩、皮肤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排列紊乱,导致局部营养性微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锁,引起局部微循环不同程度障碍,乏氧代谢增多,末梢神经感受器不同程度受损,疼痛皮区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聚集,氢离子浓度升高。刺激本已受损的神经末梢,引起局部剧烈疼痛。有很多病人主诉疼痛部位有很强的紧缩感。正如“北方没蒸开的发面馒头,萎缩呈一个表面凹凸不平,内部收紧,坚韧的团块”。我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痛皮区的皮肤及皮下浅筋膜的病理改变应与之有某些相似之处。正符合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

笔者设计的这种针刀松解术,正好针对皮下、浅筋膜的纤维结缔组织粘连、挛缩、疤痕进行微创切割,疏通,横向切开纤维间隔,使之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通畅,局部受损的神经末梢获得修复,从而解决了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根本问题;如此可以解释,本组3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一年均未复发的原因。

这种针刀松解术之所以是闭合性的,是因为皮肤创口仅为0.8mm~1mm大小;之所以安全是因为操作施术范围仅限于皮内、皮下及浅筋膜,而不进入深筋膜,也不进入体腔或大血管鞘内。所以无损伤大血管神经及体腔脏器之虑。最多见的并发症是短暂的皮下淤血,但很快会消失。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体弱者也为适应症,具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及正在使用抗凝剂者列为禁忌,经多次反复治疗,此病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疗法的优点:

1、安全、疗效确切;

2、全身大部分皮肤病变均可施术;

3、3、不限年龄;

4、4、高血压、糖尿病也可为适应症。

不足之处:

1、治疗累计人数少,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2、主要疼痛问题的解决了,但不能解决所有残余问题;

3、缺乏病程在2年以上的病例治疗经验;

4、目前尚缺乏病理、生理的基础研究加以论证,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临床疗效的客观性和基础理论滞后性的矛盾。

原文链接: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