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系统相干疾病乙型脑炎



繁殖系统相干疾病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lcecephalitisB),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EV)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公猪产生睾丸炎。猪是日本脑炎病毒(JEV)在自然界最重要的易感动物。怀孕母猪此病很重要,由于感染致使死产和其他繁殖障碍。马被感染后,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病损,类似病损也发现于驴和猴。在其他动物中常呈亚临床感染。

病因介绍:

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lvlridae)黄病毒属(Flavlvirus)。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nm。2十面体对称,是一种单股RNA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5g/cm3。有囊膜,外层为含糖蛋白的纤突。是一种有囊膜的蚊媒黄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含有单一的开放浏览框,编码一个聚合蛋白,经蛋白水解后产生10种蛋白,即衣壳蛋白(C)、膜蛋白(M,其前体为prM)和囊膜蛋白(E)等3种结构蛋白和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等7种非结构蛋白。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56℃30min灭活,在—70℃或冻干可存活数年,在120℃下保存一年,毒价下降。在50%甘油生理盐水中于4℃保存可存活六个月以上。病毒在pH7以下或pH10以上活性迅速下落,保存病毒的最好pH为7..5。对化学药品较敏感,经常使用的消毒药都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如2%苛性钠,3%来苏儿等。病毒对胰酶、乙醚、氯仿等亦敏感。

流行病学:

1.易感宿主本病为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后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节肢动物(主要是蚊虫)的叮咬而传播。已知库蚊、伊蚊、按蚊属中的很多蚊种和库蠓等均能传播本病。其中尤以三带喙库蚊为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病毒在三带喙库蚊体内可迅速增至5万一10万倍。感染后d即能传播病毒,三带喙库蚊嗜吸猪血、牛血和人血,感染闭低(小剂即能感染),沾染力强。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可毕生带毒,病毒不但能在其体内繁殖,而且能经卵传给后代,并能随越冬蚊越冬,成为次年的传染源。目前已知有人,哺乳类、禽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60余种,都可被感染。人和猪、牛、马、羊、狗、鸡、鸭、野鸟等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出现病毒血症,可持续d。人和家畜感染乙脑病毒后,通常病毒不能突破“血脑屏障”人脑。因此,不出现临床症状,多表现“隐性感染”,本病疫区人畜隐性感染的现象很普遍,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猪的感染率为90%-%,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为80%以上。以幼龄动物更容易感。

2.传染源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这类疾病本来产生在无人迹的荒野地区,在野生温血动物间流行。家畜中的马属动物、牛、羊、猪等均有易感性:猪不分品种和性别均易感。但病发年龄多在生后6个月之内,这一点与性成熟期吻合。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点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

3.传播途径乙脑病毒必须依托吸血雌蚊叮咬进行传播,三带喙库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有人证实从猪舍捕捉的蚊虫90%以上属此蚊种,并特嗜猪血3带乙脑病毒者达9.4%-15.4%,蝙蝠一年四季都能分离到乙脑病毒,流行环节是猪一蚊一猪,蚊虫吸血即带有病毒,,叮咬人和动物后传播。病毒侵入新的动物经血行到各脏器,然后突破“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繁殖,但多数情况下病毒仅停留于内脏,因此不引发神经症状,而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在蚊虫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带病毒的蚊虫毕生保毒,是乙脑病毒的贮存宿主。因此在本病的传播上起侧重要作用。除蚊外,我国有些地区还从蝮蠓等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但蚊不嗜吸禽血。

4.流行特点在热带地区,本病全年都可产生。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马多发生于3岁以下幼马,特别是当年幼驹。一般为散发。猪感染是经蚊的叮咬吸血排毒这1专一性方式引发的,因此本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蚊的活动与季节气温有关,气温16℃以下停止叮咬,20℃以上活动增加,25℃以上频繁地叮咬吸血。有人实验证明,在℃的条件下,用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小白鼠,在18次中有11次感染成功;在℃的条件下,叮咬8次唯一1次感染成功,可见乙脑的流行具有严格季节性。人、畜病发高峰都在7、8月间,但由于妊娠母猪一般呈隐性感染,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对胎儿的致病作用,只能在母猪分娩时发现。初产的母猪出现死胎的情况,自7月份开始,一直延续至10月底,公猪睾丸炎病的高峰在7、8月间,炎症消弱后,病猪睾丸萎缩是逐步进行的,可延长数月或半年以上才终止。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猪均易感本病,但6个月龄之前的猪更容易感。

5.本病的发现与现状乙型脑炎疫区散布在亚洲的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尼、印度等国。最早发现于日本,故又称日本脑炎,在年就有本病记载。为了与当地冬季流行的甲型脑炎相区分,故称本病为日本乙型脑炎。由于本病的产生和流行给人畜健康和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的发病率与种猪来源、猪群更新情况、猪场范围大小等有一定的关系。从疫区或流行区引入的祖代种猪,猪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之高,引人注目。我国五十年代引入苏联的猪,六十年代所引入的长白猪,近10多年来从欧、美等非疫区引入的种猪,在流行区域内均不同程度的感染了乙型脑炎,很多猪场损失十分惨痛。种猪更新情况,我国北方地区习惯春季选留种猪;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春、秋两季都有留种习惯。因春季选留的种猪保有母源抗体过夏,能承受蚊毒的感染而不致病发,秋季选留的种猪到翌年春季已进人性成熟期,此时母源抗体已消失,妊娠后,在乙脑流行季节十分容易受蚊毒感染而危害胎猪,公猪易发生睾丸炎,因而可知,猪乙型脑炎,南方比北方严重。

猪场范围与病发的关系,乙型脑炎的危害在更新迅速的种猪场、新建的养猪场和范围较大的母猪繁殖场,由于易感的新种猪多,所以病发明显,应引发重视。

临床特点:

猪只感染乙脑时,临诊上几乎没有脑炎症状的病例;猪常突然产生,体温升至摄氏度,稽留热,病猪精神萎缩,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呈球状,表面附着灰白色黏液;有的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态不稳,关节肿大,跛行;有的病猪视力障碍;最后麻痹死亡。妊娠母猪突然产生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和弱胎,母猪无明显异常表现,同胎也见正产胎儿。公猪除有一般症状外,常发生一侧性睾丸肿大,也有两侧性的,得病睾丸阴囊皱襞消失、发亮,有热痛感,约经天后肿胀消弱,有的睾丸变小变硬,失去配种繁殖能力。如仅一侧发炎,仍有配种能力。

乙型脑炎可感染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一般呈散发型,多呈隐性感染。人工感染潜伏期一般为d。猪感染后大多数突然病发,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达℃,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结膜潮红,肠音减弱,粪便干燥,有时表面附着灰黄色或灰白色的粘液,尿呈深黄色。有的病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行踉蹡,关节肿大。有的病猪视力障碍,摆头,乱冲乱撞。最后后躯麻痹,倒地不起而死亡。

母猪、妊娠新母猪感染乙脑病毒后,首先出现病毒血症,但无明显临床繁殖障碍症状。病毒随血流经胎盘侵入胎儿,致胎儿病发,而产生死胎、畸形胎或木乃伊胎,只有母猪流产或分娩时才发现症状。流产多在妊娠后期,流产胎儿,一窝乳猪中通常都有不同数目的死胎、木乃伊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弱猪和外表正常的乳猪。

有的呈木乃伊化,有的为死胎,全身水肿,有的仔猪生后几天内产生痉挛症状而死亡,有的仔猪生命力很强,生长发育很好。同一胎的仔猪,在大小及病变上都有很大差别,常混合存在。例如可有胎儿正常发育和产出弱仔,出身后存活的仔猪,高度衰弱,并有震颤、抽搐、癫痫等神经症状(图2.2.),产后不久即死亡,发育正常或较普遍

胎儿头膨大(图2.2.),但因高度脑水肿死亡,胎儿发育一般正常,在分娩进程死亡或产后不久死亡,胎儿呈大小不一及出现各种木乃伊胎(图2.2.、4)。另外,分娩时间多数超过预产期数日,也有定期分娩。母猪流产后其临床症状很快减轻,体温食欲恢复正常,一般不影响下一胎配种。但有一定例数母猪因整窝胎儿木乃伊化而不能排出体外,长时间滞留在子宫内,也有产生胎衣停滞,终究引发母猪产生子宫内膜炎而致繁殖障碍。

医治方案:

[处方1]

(1)康复猪血清40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2)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ml25%葡萄糖注射液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

(3)10%水合氯醛2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

[处方2]

生石膏g板蓝根g大青叶60g生地30g连翘30g紫草30g黄芩20g用法:水煎一次灌服,逐日一剂,连用3剂以上。

[处方3]

生石膏80g大黄10g元明粉20g板蓝根20g生地20g连翘20g用法:共研细末,开水冲服,日服2次,逐日一剂,连用d。水煎一次灌服,逐日一剂,连用3剂以上。

[处方4]

针炙穴位:天门、脑俞、大椎、太阳等,并配以耳门、涌泉、滴水等穴。针法:白针或血针说明:防蚊灭蚊,根除沾染媒介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夏季圈舍每周2次喷杀虫剂,如倍硫磷、敌敌畏、灭害灵等可有效减少本病的产生。

免疫方案:

(1)疫苗接种季节:必须在乙脑流行季节前使用才有效,一般要求四月进行疫苗接种,最迟不宜超过5月中旬。

(2)疫苗接种月龄:因有母源抗体干扰,5月龄以下仔猪注射乙脑疫苗无效。因此,接种对象必须是5月龄以上的种猪,5月龄以下的猪免疫效果不良,免疫孕猪无不良反应。一般注射1次便可。如间隔15d作第二强化免疫,可进一步增强免疫效果。对后备种猪的第一次接种,正确作法是种猪出身后的五个半月到6月龄间进行第一次猪乙型脑炎疫苗接种,以后种猪每一年春季(月份)在蚊蝇出来前进行一次免疫,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均有良好效果。

(3)注射部位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忌用碘酊。

(4)湿苗置2~8cC保存,忌O℃以下冰冻保存,冻干疫苗可按湿苗保存,更适合O℃以下低温保存。

(5)疫苗使用前要检查疫苗玻璃瓶有没有破损、污染等异常现象,有则废弃,疫苗瓶使用后限在当天用完。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