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别把孩子脑炎和普通感冒弄乱,否则
最近雨水有了,蚊虫滋生的速度也随之增加了,在这样天气反复变化的环境下,不少孩子因此感冒发烧了,别以为孩子发烧是小事,也有可能是因为脑炎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病例女童小脑发炎,性格情绪瞬间大变
据年的报道,浙江金华永康市的罗女士夫妻有一个活泼好动的7岁女儿,在快要上小学前的一个月,她突然发烧到39℃,咳嗽、头痛,还吐了几回。一夜之间,她像变了个人,走路踉踉跄跄晃得厉害,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连坐也坐不稳,但不会摔倒,成了一个“不倒翁”;如果让她闭着眼睛走就会更加晃,接着就倒地,试验了好几次都是如此。更让夫妻俩慌张的是,女儿变得不爱说话了,性格情绪大变,“我们问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她也不理人,问了好多遍后,她就突然对我们吼了。”
夫妻俩把女儿送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为“病毒性小脑脑炎”。住院治疗两天后,她就退烧了,自己能坐稳,走路也没以前晃了。医生表示,她完全康复需要数月到一年。
医学指导/暨南大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钟水生
一直以来,小脑被认为主要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及肌肉运动的协调。小脑中风、发炎、变性、被酒精麻痹之后,患者会出现走路踉跄不稳的典型表现。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脑的神经细胞数目竟然是大脑的4倍,还不清楚它们具体有什么功能,但小脑被发现与思维活动、情感状态有密切联系,而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患者的小脑往往是萎缩的。在小脑的奥秘被最终揭晓之前,医学专家提醒大家不要忽视小脑的保健,建议戒烟戒酒,多参加运动,因为小脑好了,人的整体精神状态也会改善。
那么日常中如何让孩子避免脑炎呢?
1怎样预防乙脑。乙脑是蚊虫传染的,灭蚊是预防乙脑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除了消灭蚊子外,还防止蚊子叮咬,如装纱门、纱窗。睡觉的时候,可以挂上蚊帐或点上蚊香,另外,在乙脑流行期间,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光背在外面睡觉,以减少传染的机会。
10岁以下儿童应在4~5月份开始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据上海市传染病院统计,凡注射了疫苗的一般都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所以家长不应忽视按时给孩子注射乙脑预防针。
2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这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80%以上,5岁以下占50%。一般要求1岁接种2次,2岁加种1次,5岁再加种1次,共4次,若有遗漏者应去地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外来人口中有遗漏接种者也应去补种。
3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4搞好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注射乙脑疫苗效果明显,保护率高。流行地区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年需注射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减毒活疫苗不分初免,每年一针至6岁,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注射剂量为6~12个月婴儿0.25毫升;1~6岁0.5毫升;7~15岁1毫升;16岁以上每次2毫升。因为疫苗接种后,大约40天左右才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兰根、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有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及时发现病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乙型脑炎病儿常在数日内病情迅速加重,医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腰椎穿刺输液等。不要因疼爱孩子延误诊断。病儿应隔离在有防蚊设施(沙门、沙宙、蚊帐)、凉爽(室温低于30℃)、安静的病室内。发热时应多补充水分,可给西瓜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米汁,菜汤等清凉流质食物。对高热多汗病儿应勤擦皮肤。用热毛巾定期擦摩骨隆起处(如骶、尾部等)皮肤,以防褥疮发生。
(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1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脑炎预防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感冒不吃药,会变脑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