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高发宝宝被它盯上,一定要当心



每年夏天,都是宝妈宝爸们和蚊虫斗智斗勇的时候,这些闹人的小生物不仅扰人清梦,还会吸人鲜血,传播疾病。

它们比你想象的还可怕。

这是小助手在「妈妈爱我」APP巡圈时候看到的一个帖子:

当被蚊虫叮咬后,孩子出现发烧、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小心,慎防病毒性脑炎。

这不是个例,每年夏季,都会有病毒性脑炎患儿被安排住院。

值得提醒的是,病毒性脑炎发病初期症状与普通的感冒症状相似,所以家长也很容易混淆。

夏季气候炎热,一旦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并伴有发热、头痛、呕吐及精神不佳,应立即就医,以免疾病延误后容易变成重症。

别拿蚊子不当回事儿

先来看几则新闻吧。

年11月28日,齐鲁网报道了一名男孩,被蚊子咬了一口后,先是反复发烧、抽搐,最后导致瘫痪在床、失去意识,几乎成了植物人,通过检查,医生确诊是因为被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患上了乙型脑炎。

年9月,杭州一名男孩小黄的屁股位置被蚊子咬了一下,本来没当回事,但后来蚊子包变得红肿,甚至开始流脓,变成了直径12公分左右的大包。一周无精打采,医院休克。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位叫做LoriAnneSurrette的母亲在facebook发表了一篇长文表示,6岁的儿子Noah在被蚊子咬了以后,医院,医院经过检查表示,Noah是得了蚊子叮咬所导致的急性病毒性脑炎,随后便送进了ICU进行治疗。

新加坡一个名叫ImraanDanish的男孩,被虫子叮咬后,孩子觉得痒就用手去抓,结果伤口感染了A族链球菌,差点截肢,动了几次手术才脱离危险。

……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蚊子是人类第一大致命动物杀手。

蚊子在15种最致命的动物中名列榜首,每年伤害人类的数量高达72.5万人,超过排行榜中其他所有动物数量的总和。

为什么婴幼儿比成年人更招蚊子?

蚊虫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二氧化碳和气味进行追踪和定位进行攻击。体温高就容易出汗,婴幼儿皮肤更易出汗,而汗液中的乳酸和氨类化合物等成分对蚊子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婴幼儿活泼好动,夏天身上黏腻,散发的热量比较多,呼吸频率比较快,因此更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

被蚊虫叮咬后正确处理方式

及时止痒

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然后涂上炉甘石止痒,也可以用冰袋冷敷一下红肿的部位,能减轻痛痒的感觉也能帮助消肿。

严重要消炎

如果还是痒得厉害,尤其是晚上影响睡眠,也可以吃点抗过敏药物,或者外用一些中弱效激素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痒等不适。

定期剪指甲,减少二次感染

宝宝被蚊虫叮咬起大包后会很痒,他们会忍不住去挠痒痒,为了避免小朋友通过抓挠叮咬处,继而引发感染的话,妈咪需要给宝宝勤洗手,并帮助勤剪指甲。

预防是关键

防蚊、灭蚊是防病根本,蚊子生活周期有4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其中3个阶段的生长,水是必不可缺的。

家庭中有积水的地方就是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如暖气片、水缸、地漏、厨房、窗帘、阳台、绿色盆景等处,也是蚊虫的聚集地。因此,每个家庭要着重清洁这些地方,保持这些地方的干净、干燥。

物理驱蚊是首选,如安装纱窗、纱门等,既可以通风透气,又能阻挡蚊子,婴幼儿、孕妇建议最好用蚊帐;

针对蚊子趋光,喜高温、阴暗潮湿环境和昼伏夜出的习性,可在傍晚关闭室内灯光,打开门窗,待蚊虫飞到室外,再紧闭纱窗纱门,避免蚊子飞入;

穿浅色衣服、穿袜子。

2月以上婴儿可以选择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驱蚊液。

小爱叨叨叨

蚊子叮咬后发生严重过敏的是少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疾病的发生。

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身体疼痛、蚊虫叮咬处感染化脓,医院!

下载「妈妈爱我」APP,一起交流孕育经验!点“阅读原文”或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1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