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是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夏秋季发病率高,以1~7岁儿童多发。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本病预后良好,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典型症状和体征
一、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高热(38℃-40℃)、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同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但疱疹位置不同,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臀部、关节、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多在孩子的喉咙里,手脚和臀部则并没有疱疹。
手足口病有一定比例会转成重症,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多为三四天,大多数患儿在患病七日内症状会逐渐消失,家长不必过于担忧。但部分手足口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此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所以家长也要留心孩子手、足、臀部等部位有没有疱疹。
如何有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
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病从口入。
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及多休息,此外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一旦发现孩子患病,除了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以外,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家长应该如何护理?
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口腔里有创面,会痛,且容易继发感染,所以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粥等等,适当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饮食后让孩子饮几口水或者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应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幼儿园
二零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12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图说疱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