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痛不欲生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皮肤水疱和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疼痛综合征。皮疹痊愈后可发展为剧烈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肿瘤等免疫力低下者。病程一般分为前驱期、疱疹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状(疼痛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肤疱疹临床治愈后三个月(也有认为4-6周)疼痛扔持续存在。该病与三叉神经痛并列成为“疼痛之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的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痛或烧灼痛、跳痛,可以伴有轻度瘙痒、紧束感、蚁行感或抽动等。有时甚至肌注杜冷丁都难以止痛,有些患者因此而自杀。

  约10%的带状疱疹患者可能发生后遗神经痛,疼痛时间常为几个月,但是也有长达5至1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逐渐上升,6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40%到50%,70岁以上可达7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影响因素

1.年龄: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2.早期疼痛越严重,发生率越高;

3.皮损严重程度,水泡越多皮损面积越大,发生率越高;

4.体温:早期体温超过38.5℃,发生率越高;

5.皮损感觉异常:感觉减退越明显,发生率越高;

6.性别:女性比男性发生率高;

7.体液及细胞免疫水平越低,发生率越高;

8.早期发病是否及时,早期治疗约延误,发生率越高;

9.伴发疾病:糖尿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剂等,发生率高。

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控制疼痛是第一要务。许多人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小病,吃吃药就好了。不幸的是,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还是一个世界难题。

药物治疗:

  国际上推荐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治疗的一线药物:加吧喷丁、普瑞巴林,为类似以卡马西平的抗癫痫药,但副作用明显小于卡马西平,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血常规等,以免骨髓抑制。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片等镇痛药也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常用药,常和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合用。另外常用的药包括抗抑郁药物、激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局部麻醉药贴剂等。部分患者只需药物治疗就能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但对于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药物不能控制其爆发痛的发作,除药物治疗外,还需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微创介入治疗:

  一、局部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疗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利多卡因阻滞神经元钠通道而产生镇痛效应。

  二、神经阻滞:主张带状疱疹急性期进行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除有直接的止痛作用外,通过阻断疼痛向中枢的传导、减弱中枢的疼痛兴奋性,起到阻断神经性痛恶性循环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PHN的发生和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异常性疼痛的作用。

  三、神经毁损:主要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化学毁损:阿霉素、酚甘油、无水酒精

  物理毁损:射频热凝 

  年7月9医院疼痛门诊率先开展了俩例CT引导下椎旁阿霉素神经毁损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起的了满意的效果。其中一例为74岁女性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神痛3个月,呈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触诱发痛即衣服不能触碰皮肤,患者极度痛苦,VAS评分8-9分,严重影响睡眠,疱疹神经分布节段为T4-T6。我们选择了T4、T5、T6神经根阿霉素毁损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7月16日再次行同样节段椎旁阿霉素神经毁损后,患者满意出院。

 

T4神经根穿刺到位图(红箭头为针尖的位置)

 

T5神经根穿刺到位图(红箭头为针尖的位置)

 

T6穿刺到位图(红箭头为针尖的位置)

 

穿刺到位后阿霉素注射

疼痛专科门诊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