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和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最近儿科门诊疱疹性咽峡炎小病人又多了起来,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真的有点像,二者都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目前也都进入了高发季,但他们确实是两种疾病。为了宝宝的健康有必要将这两种小儿疾病来个比较,以便宝爸宝妈们正确认识与预防。

一、病原不同,但有交叉

(1)疱疹性咽峡炎:

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同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常见的病原还是柯萨奇A组(1-6、8、10、22)型疱疹病毒和EB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特点为疱疹性粘膜损害,都会出现发烧、咽喉痛、口腔内疱疹等症状,但是危险远远小于手足口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及咽痛,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有时孩子会说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

(2)手足口病:

病原也是肠道病毒,但常见的是EV71、柯萨奇A组病毒16型(CV-A16),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

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二、均有传染性,但级别不一样

两种疾病都有传染性,不同的是疱疹性咽峡炎有传染性,但属一般性传染病,管理级别要低一点,除非政府有相关应急要求。但是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危害重,是法定丙类传染病,所以宝宝如果罹患手足口病,家长一定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如你的宝宝是在学校或托幼机构,一定要在请假时告诉老师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并遵照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等症状消失后一周再去学校或托幼机构。居家隔离治疗患儿家长要密切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