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的终结者基因编辑
认识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有种以上成员,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分α、β、γ、未分类疱疹病毒四个亚科。
疱疹病毒的危害
几乎所有人都会携带不同种类的疱疹病毒,而其后果不仅仅是偶发的唇疱疹。还有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儿童的水痘、成人的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甚至宫颈癌以及鼻咽癌等。除此之外,疱疹病毒更大的危害即是潜伏感染,常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或淋巴细胞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会再次感染,因此疱疹病毒的复发感染极其常见。
疱疹病毒目前治疗的局限
对抗疱疹病毒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阻断复制DNA时所需的酶。然而该方法可以使机体内的病毒水平下降,但无法彻底清除感染。更糟糕的是,它对于一直在细胞内潜伏、等待合适时机再次兴风作浪的疱疹病毒不起作用。
基因编辑终结疱疹病毒
基因编辑或许能让人们摧毁这些潜伏的疱疹病毒。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RobertJanLebbink博士和其同事正在开发一种,或许可通过干扰其DNA而将特定疱疹病毒从人体内清除的新疗法。
Lebbink团队一直在尝试CRISPR。这种基因编辑技术能在一个精确位置上剪断序列中的DNA。当在生物体或病毒内部的DNA序列上应用该技术时,剪断的DNA通常会被修复,但这种修复经常引起突变或错误。当CRISPR被用于剪断两个或更多重要位置的病毒DNA时,DNA极有可能不会得到恰当修复,从而使病毒无法复制增殖。这意味着,基因编辑或许能帮助摧毁潜伏的疱疹病毒。
EB病毒是一种引发淋巴增生性疾病、与鼻咽癌以及淋巴瘤多种癌症相关的一种疱疹病毒。研究人员在感染了EB病毒的猴子或人类细胞中尝试这种技术时,他们发现,剪断一个位置的DNA可使病毒活性降低约50%,剪断两个位置的DNA会让95%的潜伏病毒从细胞中消失。
“我们能高效地将潜伏的基因组从受感染的细胞中清除,并且可以将细胞同入侵者基本隔离开来”,Lebbink如是说。这样可以使得该疗法对病毒所寄居的人类细胞没有不良影响。这正是将疱疹病毒从诸如大脑等器官中清除时,人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因编辑终结疱疹病毒的挑战
不过,在CRISPR变成一种有效的疗法之前还有很多重大挑战,比如将CRISPR机器运送至受感染细胞内的问题。Lebbink表示,“如何运送和安全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喜的是,他们在这一研究中也取得进展。
本期编辑:胚芽鞘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9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婴儿被父亲吻后致死,这些情况下别亲吻孩子
- 下一篇文章: 如何区分和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