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考点解析
.结核病
2.细菌性痢疾
3.伤寒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流行性乙型脑炎
6.血吸虫病
细目 要点
1.结核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4)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 (1)病理变化(2)病理临床联系
3.伤寒 (1)肠道病理变化(2)病理临床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理变化(2)病理临床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
6.血吸虫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一、结核病
(一)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特点:结核性肉芽肿。
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干累多领先”)。
(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儿童。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通气较好)。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
——原发综合征。
(2)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粟粒状的结核病灶。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成年人。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6型。
(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
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比较
原发性 继发性
感染结核菌 初次 再次
发病人群 儿童 成人
特异性免疫力 先无,病程中发生 有
病理特征 原发综合征 病变多样,新旧并存、较局限
起始病灶 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部
病变性质 以渗出和坏死为主 以增生和坏死为主
播散 多沿淋巴道或血道 多沿支气管
病程 短、大多自愈 长、波动性、需治疗
(四)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
1.肠结核
原发性:儿童饮用含结核菌的牛奶,形成肠原发综合征(肠原发性结核性溃疡、结核性淋巴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病人咽下含结核菌的痰液所致。
类型:
(1)溃疡型:环形,长轴与肠管长轴相垂直。
(2)增生型。
2.结核性腹膜炎
湿性:以渗出为主,大量腹水。
干性:以增生、坏死为主,腹腔器官广泛粘连,瘘管形成。
3.结核性脑膜炎
儿童多见,颅底病变明显。蛛网膜下腔内多量灰黄混浊胶冻样渗出物。
4.泌尿生殖系统结核
5.骨与关节结核
6.淋巴结结核
尤以颈淋巴结结核最常见(瘰病),其次为支气管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二、细菌性痢疾
(一)病理变化——关键词:纤维素性炎+地图样溃疡。
1.急性细菌性痢疾——大多累及左半结肠,尤以直肠最为常见。
肠道:初期为卡他性炎;继而,渗出的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坏死组织覆盖于肠黏膜表面形成假膜——假膜性炎(本质是:纤维素性炎)。
假膜脱落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地图样溃疡。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卡他性肠炎或滤泡性肠炎。
肠道病变较轻,但全身症状重,常发生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3.慢性细菌性痢疾。
(二)病理临床联系
1.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
2.腹痛和腹泻。
3.毒血症。
4.中毒性休克。
三、伤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特征: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回肠末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突出。
(一)病理变化
——关键词:肉芽肿性炎+平行溃疡。
(1)髓样肿胀期:回肠淋巴组织明显肿胀呈脑回状,巨噬细胞明显增生成团,并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等,形成伤寒小结(本质:肉芽肿)。
(2)坏死期。
(3)溃疡期:溃疡的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
(4)愈合期。
(二)临床病理联系
1.肠道外
①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形成伤寒小结。
②胆囊自身的病变较轻,但可向肠道排放伤寒杆菌,成为传染源。
③心肌广泛变性。
④皮肤玫瑰疹。
2.发热。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突出。
肠出血——失血性休克。
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4种溃疡
A.垂直,环形——结核
B.平行——伤寒
C.地图样,不规则,浅溃疡——菌痢
D.烧瓶状,口小底大——阿米巴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细菌+脑脊髓膜+化脓性炎
(一)病理变化——关键词:化脓+脑脊髓膜。
1.肉眼——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炎性渗出物阻塞——脑室扩张。
2.镜下——蛛网膜、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素。
(二)病理临床联系
1.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
2.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Kernig征)阳性。
3.脑脊液改变:压力升高,呈脓样,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蛋白含量增多,糖减少(细菌吃掉了!),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病原菌。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脑及脊髓实质+变质性炎
(一)病理变化——关键词:脑实质+变质。
大脑皮质,基底核及丘脑最严重,脊髓最轻。
1.肉眼
脑灰质内散在粟粒大小的软化灶,境界清楚。
2.镜下——变质、渗出和增生。
(1)变质
1)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①神经细胞坏死。
②卫星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
③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中性粒细胞侵入坏死的神经细胞内。
2)软化灶形成:神经组织坏死、液化——筛网状病灶——乙脑的特征性病变。
(2)渗出:血管周围多量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血管淋巴套。
(3)增生:小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或形成局灶性胶质结节。
①神经细胞坏死
②卫星现象
③噬神经细胞现象
④软化灶——特征
⑤血管淋巴套
⑥小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
脑膜、
脓、中性粒
(二)病理临床联系
1.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坏死——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2.脑神经核受损——脑神经麻痹症状。
3.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等。严重时可致脑疝形成。
六、血吸虫病
①人接触疫水,水中的尾蚴钻入人体皮肤或黏膜内发育为童虫。
②童虫进入小血管,经过肺循环及体循环到达全身。
③唯有到达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在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④对人体造成伤害最严重的是虫卵。
血吸虫的3个问题?
1.从哪里来?
2.到哪里去?
3.对我们做了什么?
(一)基本病理变化——关键词:嗜酸性脓肿+虫卵肉芽肿性结节。
1.尾蚴——尾蚴性皮炎。
2.童虫——血管炎、血管周围炎。
3.成虫——嗜酸性脓肿。死亡虫体周围组织坏死,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
4.虫卵——大肠壁和肝脏内虫卵结节形成(最重要!)。
(1)急性虫卵结节:
中央为成熟虫卵,周围可见坏死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脓肿。
后期,周围出现上皮样细胞——晚期急性虫卵结节。
(2)慢性虫卵结节:
急性虫卵结节内的毛蚴死亡后,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虫卵周围被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包围——假结核结节。
(二)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1.肝脏
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汇管区,形成急、慢性虫卵结节,继而纤维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汇管区,故导致窦前性门脉高压——腹水、巨脾和食管下静脉曲张。
与肝炎后肝硬化不同点:无明显假小叶形成。
2.肠道
因血吸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大量虫卵反复逆血流沉着于直肠及左半结肠的黏膜下层和固有层——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坏死,溃疡形成。
慢性期——肠腔狭窄和梗阻。
1.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主要表现为
A.火山喷口状
B.口小底大烧瓶状
C.不规则地图状
D.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正确答案』D
2.由原发性肺结核引起的是
A.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B.局灶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干酪样肺炎
E.空洞性肺结核
『正确答案』A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蛛网膜下腔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大脑皮质
E.脑室内
『正确答案』A
4.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包括
A.郎格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格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正确答案』B
5.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胶质细胞增生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软化灶
『正确答案』D
6.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位于
A.大肠壁和肝脏
B.肠系膜静脉
C.门静脉
D.脑和肝
E.肝和脾
『正确答案』A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在
A.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正确答案』B
8.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A.升结肠
B.降结肠
C.横结肠
D.乙状结肠
E.乙状结肠和直肠
『正确答案』E
9.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描述错误的是
A.胶质结节形成
B.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
C.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D.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
E.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
『正确答案』C
10.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导致的
A.支气管
B.血道
C.淋巴道
D.沿组织间隙蔓延
E.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
『正确答案』B
11.下列哪项不是典型的结核病局部病变表现
A.结节
B.肉芽肿
C.冷脓肿
D.干酪样坏死
E.红肿热痛
『正确答案』E
A.变质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浆液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3.流行性乙型脑炎
『正确答案』12.D13.A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D.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E.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14.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
15.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
『正确答案』14.B15.E
A.倒三角烧瓶样溃疡
B.与肠长轴平行的溃疡
C.与肠长轴垂直的溃疡
D.火山口状溃疡
E.地图样溃疡
16.肠伤寒可见
17.阿米巴肠病可见
『正确答案』16.B17.A
A.烧瓶口样溃疡
B.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浅溃疡
C.环形溃疡
D.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E.火山口状溃疡
18.肠结核
19.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18.C19.B
过关必备:仅需把证拿回家-执业医师考前最强考前冲刺班来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图下诊断,这种火山口样食管溃疡是什么病
- 下一篇文章: 最全整理上海正规三甲医院名单,收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