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通常急骤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颈项强直,并有全身不适、咽痛、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畏光、项背部疼痛、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体温很少超过40℃,除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外,多无其他阳性体征。
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大多与发热同时出现,持续4?10d。ECHO感染的皮疹为斑点状,易与脑膜炎球菌感染混淆。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有流行性肌痛(胸壁肌)和心肌炎。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常有发热、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困倦多睡等症状,重者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等。
体格检查时多有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细胞数增多,尤其是淋巴细胞增多对确定病毒感染有重要意义。
脑电图在早期诊断中有较高敏感性,主要的早期表现有:α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形成以4~7次/s的θ波为其背景活动,多在中央顶区为著,最后扩散到其他区域,呈广泛性慢波节律;因此,结合临床发现脑电图弥漫异常可作早期诊断的一个依据。
颅脑影像学检查,有研究发现CT最早发现病毒感染灶大约于感染后7d,MRI当天就可以,故MRI是评估病毒性脑炎的更好选择。病毒性脑炎的CT表现为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大部分为局灶性,少数为弥漫性,如果发生脑组织坏死则表现为低密度中间的更低密度区,其内可以有高密度的点状和小片状出血。
MRI可以早期发现脑实质的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形态和部位与CT所见基本相同,但较CT对病变的显示更为全面和清晰,MRI所见的范围包括病灶实际的范围和其周围水肿范围的总和,常呈指套样,边缘不太清晰,信号基本均匀。
老年人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多发生误诊的可能原因
病史不详细,家属仅提供其有高血压、卒中病史,病发前有无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及任何疱疹等,不能采集确切的病史;
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以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脑CT支持脑梗死的诊断,入院后病情急性进展,病程与进展性卒中相似;
患者入院时感冒症状明显,掩盖了颅内感染;
未及时行头颅MRI、EEG等相关检查,延误诊断。
老年人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的鉴别要点
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常有发热、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困倦多睡等症状,重者出现肢体瘫痪、癫痫、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脑梗死患者往往起病更急,一般无明显诱因,无发热,伴有头痛者较少。
病毒性脑炎体格检查时多有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数增多,尤其以淋巴细胞数增多为主,脑电图多显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脑梗死患者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一般正常。
病毒性脑炎患者多有颅内压升高,如果按脑梗死治疗,使用扩血管药,增加脑血流,可使颅内压更高,而使病情加重。
病毒性脑炎头部CT和MRI的表现也有别于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与相应血管供血区域相符合,呈扇形分布,尤其在冠状面扫描更为典型;脑炎则缺乏此类特征,强化扫描脑炎大都可见病变区域脑表面的脑膜强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1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货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防治
- 下一篇文章: 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不要急,试试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