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如何预防辨别
预防近期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今天就来告诉爸爸妈妈们,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以及如何预防这些传染疾病。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表现为高热、咽疼、呕吐、流涎、厌食等。在口腔粘膜上可见多个2-4毫米大小灰白的疱疹,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表现
1.潜伏期(3-5天)
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
突发高烧38—40度,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
除高烧外,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
患者最痛苦的时期,因为溃疡疼痛导致流口水、拒食等症状。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手足口症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症状和传染途径
首先,是红疹所出现的部位。手足口病的红疹顾名思义一定是长在手、足和口上的,而且这些部位的红疹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的。“手足口病的红疹不会光出现在四肢上,患儿的舌下、口腔黏膜、咽喉部都会出现类似症状,而水痘则主要出现在患儿的脸上。”
其次,手足口病的红疹是一些薄壁的水疱,而幼儿出水痘时所长的水疱壁则相对较厚。
第三,手足口病的水疱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手足口病病程表现和疱疹性咽峡炎大致相同,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患者的粪便或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传染他人,而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大人将手足口症传给小孩的病例并不常见。手足口症一般上是在小孩之间互相传染开来的。曾患手足口症的小孩,有可能再次患上手足口症。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4.饮用污染的水。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1.位置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咽峡部位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
2.发病的风险不一样
温馨提醒:两种疾病都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采取隔离措施。患儿治疗期间应按时吃药、谨遵医嘱,确诊后建议在家隔离一周,入园时,需提供医生开具的病情痊愈证明书。
如何预防预防以上两种传染疾病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医院就医;
2、下班回家后,请先把外出时穿着的服装换下来,放置在儿童不易触碰到的地方;
3、勤给孩子清洗双手、修剪指甲、勤换衣物、晾晒被褥;
4、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
5、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6、注意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动作;
7、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发,注意及时修剪指甲,更换个人居家衣物;
8、彻底清洗双手,最好同时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亲您的脸颊时被感染;
9、注意保持孩子的玩具清洁;
10、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1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1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1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6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
- 下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你孩子防得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