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爸妈



最近,新华网健康频道报道了一个四岁的宝宝小六月夜晚突发高烧,半小时体温升到39.5℃,医院后,被医生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那么,究竟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真像传说中的比手足口病还可怕?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多发于5-7月份,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6个月-5岁的儿童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托机构造成流行。

该病与手足口病是同一类病毒所致,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症状特点为突然出现的发热、咽痛、流涎、拒食,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或者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疱疹,可能累及上腭、扁桃体、咽峡部等。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变为溃疡,颈部、颌下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为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疱疹外,手、足、臀部还会有皮疹,不痒、不痛。

血常规检查会发现,患儿的白细胞是正常或者偏高,如果还合并了细菌感染的孩子,C反应蛋白数据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此病来势汹汹,但有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4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感染前期1—2天,突然发烧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发热外,口腔内扁桃体及附近和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宝宝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适量液体的补充有助于康复。再有,适时服退热药。连续4小时未排尿时,医院就诊。

疱疹性咽颊炎是病毒感染,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它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看护理。如果护理做得好,体温降下来后,一般一周左右就可康复。

1、发热的护理

孩子一旦出现高烧,家长可先在家中给孩子立即进行药物降温医院就诊。可给孩子吃些退烧药,也可采用身体局部物理降温,喝些凉开水。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给宝宝用抗生素!

2、口腔护理

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在疱疹破裂后,患处会疼,所以口腔护理很重要。具体的做法就是少量多次饮水,这样做不仅有助空腔清洁,还能冲刷表面的病毒,也保证水分摄入,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尽量使用温度适宜的水,以减少对溃疡创面的刺激。可用淡盐水漱口。

3、饮食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口腔疼痛,患上这种疾病的儿童大多数都会出现拒食。所以家长要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最好是让孩子进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食物不要过热,不要进食辛辣、甜腻或油炸、油腻的食品。

提示: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就是疼痛和影响进食,所以重点就是对于口腔的消炎止痛和营养供给,只要做好这两点,就很容易康复。

4、注意隔离

患病宝宝及无症状带病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均含有较多的病毒,会污染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患儿口腔分泌物中也含有病毒,所以咳嗽、喷嚏等也可造成传播。而疱疹性咽颊炎传染性非常强,所以应特别采取隔离措施。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预防疱疹性咽颊炎,妈妈们要注意:

1、平时给宝宝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

2、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

3、同时家里要勤通风、晾晒被褥、消毒玩具;

4、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爸妈们对疱疹性咽峡炎了解了吗?一定要记得防患于未然,万一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相信在爸爸妈妈的悉心照料下,宝贝们一定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用爱养育

用心教育

姿华幼儿园欢迎您!

姿华幼儿园秋季招生火热进行中!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