澥幼middot保健幼儿疱疹性咽
北京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4/8589789.html
传染病预防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每年的4~7月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特别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更加要注意了,因为手足口病偏爱5岁以下的小朋友!那么这两种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预防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两种传染病的区别,以便更好地做出预防和应对措施!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病程表现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1.手足口病一般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2.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3.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手足口病高发的诱因
1.缺乏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2.对环境清洁的忽视。3.人员密集场所增加染病风险。4.小朋友的抵抗力普遍比较差。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01
家长该怎么做
1.保持环境卫生。勤晒衣被,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要给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杜绝在外就餐。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定期消毒物品。餐具、玩具等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4.避免接触患儿。不与患病儿童玩耍和密切接触,二胎家庭,如一个孩子发病,要注意及时隔离观察。5.勤锻炼,除幼儿园户外活动外,也请家长积极引导幼儿勤锻炼,提高抵抗力,增强免疫力,从自身抵抗病毒传染。若幼儿确诊为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请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以便及时消毒、处理,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等工作。同时需在家隔离观察,手足口病幼儿至少隔离至发病后14天,医院医医院防保科开返园证明方可回园。疱疹性咽峡炎医院复查,返园随带复查就诊记录,不必开具返园证明。
02
幼儿园该怎么做
加强卫生消毒1.活动室或教室:保持通风、保持桌面、台面、地面清洁。2.玩具和教具:幼儿常用的玩具、常接触到的物品(如门把手)应定期进行清洁,并用含氯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3.饮水与餐具:单独水杯、餐具不交互使用,定期消毒。4.食堂或餐厅:食堂须有卫生许可证,员工须有健康体检合格证;不采购和使用腐烂、变质、过期加工原料;室内清洁卫生,餐具定时消毒。5.厕所:保持通风和清洁卫生,使用水冲式便池,加强卫生消毒。6.生活垃圾管理:配备密封式垃圾箱,垃圾集中存放,定时清理。做好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工作1.加强每天晨午检,观察和测量幼儿体温,仔细检查口腔。对体温异常的幼儿须检查有无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对有体温升高和手、足皮疹及口腔疱疹者,通医院及时就诊,并将诊断结果告知班主任老师。
2.若确诊为手足口等传染病第一时间向上级报送传染病情况,并根据疾控要求实施管理措施。幼儿园温馨提示
虽然病毒很可怕,但是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如发现不适,要早确诊,早治疗,早隔离,及时与老师交流情况,就能防患于未然!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撑起健康的保护伞,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END
本期小编:蔡晨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14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分钟读懂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 下一篇文章: 正确分辨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