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白癜风丸副作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8/9242214.html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一、传染途径

以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是通过生活中密切接触患者的泌物,或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二、高发季节

4-7月。

三、易感人群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产后妈妈)也可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1.主要症状

发热、咽峡部疱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2、发病特点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时,必须要做

当班级发生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园医报告,班级其他幼儿进行园内隔离观察,并停止参加大型聚会、混班等活动,在指定的区域范围活动。

全园公共区域、班级及功能室等加强消毒次数及浓度,并做好记录,直到疫情结束。

告知家长班级情况,采取的措施、希望家长配合等。

加强幼儿缺勤追踪及晨午检工作,每天掌握每名幼儿的健康情况。

严把患病幼儿返园关:

1.常见疾病幼儿痊愈后,返园当天经园医检查幼儿身体已痊愈方可返园。

2.传染性疾病幼儿已满足医学隔离时间,医院开具痊愈证明,返园当天经园医再次检查幼儿痊愈证明及幼儿身体已痊愈方可返园。

病愈幼儿返园时,先到保健室进行检查,园医确认符合返校要求时方可回班上课。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2勤通风

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勤清洁

宝宝的餐具、奶瓶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宝宝的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20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

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和柯萨奇病毒A6型(CA6)是最主要型别。

三种途径可感染

1.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再经口感染。

2.通过咳嗽、喷嚏等感染。

3.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感染。

得了手足口病后会怎样?

手、足和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

绝大部分病例症状轻微,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极个别甚至死亡。

预防手足口病,牢记“18字要诀”

1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儿童前、替儿童更换尿布后、处理儿童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用干净纸巾或专用毛巾擦干。

2

喝开水

喝开水,不喝生水。

3

吃熟食

不吃生冷、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4

常通风

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

勤消毒

1.孩子的餐饮具每次使用前,应充分清洗、消毒;

2.玩具、地板、桌面等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孩子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换洗、曝晒或消毒。

6

打疫苗

接种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

这种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非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疾病。

温馨提示

夏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

不用过度担心

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形成合力

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家园共筑坚固的夏季流行病防御城墙

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1

-END-

联系我们

伊斯州幼儿园招生信息

招生范围

3--6岁儿童

招生热线

-

梁老师

报名地址

东莞市石碣镇崇焕中路号中熙国际花园(玖颂江湾)

粤文国际娱教中心招生信息

招生范围

0--6岁儿童

(托班、亲子启智、全脑开发、感觉统合等)

预约方式

来园填写宝贝信息登记表

招生热线

陈老师

报名地址

东莞市石碣镇崇焕中路号中熙国际花园7-8栋商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1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