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儿童疱疹性咽峡炎防范与处理
责编丨奇多多
来源丨青苗荟(ID:qmhgqy)步入六月,天气逐渐转热,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孩子,容易被传染。相较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病风险较轻,基本在1~2周可自愈,它的治疗护理也相对简单,考验家长是否能够坚持科学护理和观察,是否能陪孩子度过难熬的疱疹破溃期。让我们一起认识疱疹性咽峡炎,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秋季,“六一”前后是高发期,多见于3-10岁的儿童,它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多数重叠,但不完全一致,得过手足口,还有可能得疱疹性咽峡炎,反之也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有哪些突发高热(38.9度-40度),咽部见小红点,随后成小水泡,最后破溃成溃疡。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发展阶段潜伏期:3-5天此时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
患者体温升至38度-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
患者此阶段除高烧外,上颚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患者此时低烧或退烧,患病儿童此时痛苦最剧。因溃疡疼痛致出现流口水、拒食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常见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传染性极强,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和食物,或吸入带病毒的飞沫也可致病。疱疹性咽峡炎常在儿童之间传播,成人亲吻宝宝导致感染的机率较小。园区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联系家长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并立即对班级加强消毒处理。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教室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定期对活动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家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小贴士◇勤洗手◇吃熟食
◇多喝水,喝净水
◇玩具多消毒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日常开窗通风
◇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孩子已经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强传染性,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患儿所用餐具要及时消毒。
孩子患病期,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使用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必要时及时就诊或复诊。
当孩子体温超过39度时,应遵医嘱服用退烧药。该病是病毒所致,所以服用抗生素无效,反而会导致孩子体内菌群紊乱。
疱疹性咽峡炎有可能会复发,但机率较低。
饮食上可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蛋羹等。鼓励孩子多喝凉白开,可以镇痛,且能冲刷创面。
督促孩子经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14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倍乐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宝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