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爱情,小三上位又怎样丨琼瑶剧的始



「夜语心事」

我在这里聆听你的故事

回复「晚安」每天送你一个特别推送卡片

说起琼瑶,大家肯定先想到的是各种缠缠绵绵你是风儿我是沙的琼瑶剧

无数少男少女为琼瑶笔下的爱情故事如痴如醉,然而很多书中的故事也可以在她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找到痕迹,她也曾经也在爱情世界里历经痛苦的煎熬,在爱与痛的边缘,时光曾在她的生命里流转.....

用琼瑶自己的话说:“我这一生已经把人家几辈子都过过了,我的生活、爱情及婚姻上遭遇这么多,我才有这么多可写。有人用写日记发泄,我却发泄在写作上。”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扒一下琼瑶一生中所经历的三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初恋——“窗外”的爱情故事要从琼瑶奶奶举家前往台湾之后说起。

因为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所以琼瑶受到的教育也是断断续续的,等到了台湾安顿下来,琼瑶的父母发现……他们的女儿不能跟班!琼瑶从小就偏爱文学,小小年纪便发表了文章,但是,除了语文,她其他的课程都很有问题,数理化完全一塌糊涂。琼瑶的父母表示不能接受,他们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是书香门第出身,教出来的女儿却学习这么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估计当时还没有普及“偏科”这一概念吧)

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琼瑶的三个弟妹都成绩优异,两个弟弟都属于平时不学习,考试成绩却不错的学生,琼瑶的小妹更是从小到大优秀,从没考过第二。在这种情况下,琼瑶觉得父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偏爱,而她自己本身又是个多愁善感的性子,于是她变得沉默、敏感、自卑。

琼瑶16岁时,拿着一张20分的数学成绩单找母亲签字,回家时发现小妹在哭,原来小妹“只”考了98分,母亲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看看你,你怎么就不能像你妹妹一样……”

琼瑶听了,“心中一阵绞痛”,冲出了房间,当晚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叙述她的“孤独、痛苦和无助”,然后……华丽丽地吞了一瓶安眠药。是的,你没看错,她自杀了!因为数学考了20分自杀了!艺术家果然不同于常人啊……

当然,琼瑶的自杀是未遂的,要不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生活还在继续,琼瑶依然在“孤独、痛苦和无助”的苦海中挣扎,转眼就到了18岁考大学。琼瑶的母亲认为女儿必须要考上大学,要不然名教授的脸就没地儿搁了,于是每天对女儿耳提面命。但是琼瑶阿姨非常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于是每天都在忧愁焦虑中度过。

琼瑶在《我的故事》中写道:

十八岁!是花样年华呀,拥有着青春的日子。我的十八岁,是如此暗淡无光。我消瘦、苍白、食欲不振、精神恍惚。面对镜子,我总觉得自己像个纸人,风吹一吹就会破碎。在学校里,同学给了我一个绰号,叫我“林黛玉”,顾名思义,就知道我是何等憔悴。

就在这个时候,第一位男主角出现了,他就是琼瑶的国文老师,四十三岁、丧偶的中年男人。

很多人都看过琼瑶的《窗外》,讲的就是她与老师之间的忘年师生恋,两个人相差了整整25岁啊,即使在现在也会引起社会震动吧,更何况是半个多世纪以前。

在琼瑶眼里,语文老师知识渊博,满腹诗书,带有中国文人的儒雅之气,“诗词歌赋以至于书画篆刻,无一不会”,因此琼瑶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之情。而老师通过读琼瑶的文章,看到了一个少女的忧郁、无助,同时也发现了琼瑶身上的“灵性”和“诗意”,也对琼瑶充满了怜惜之情。

(《窗外》剧照)

然而,不论崇拜还是怜惜,都渐渐变质了。加上,两个人都是“孤独寂寞”的,(喂喂,中年大叔的寂寞和小姑娘的寂寞能是一回事么),于是爱情的火花就这么产生了,而且天雷勾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用奶奶的文笔来描述,就是这个样子的:

“爱情一旦发生了,就不是年龄、身分、地位、道德……种种因素所能限制的。我带着一份崭新狂喜,体会到在这世间,我毕竟并不孤独!老师已走过一大段人生,深知这段感情不可能有结果,却迷失在我们彼此的吸引里。他越要抗拒,越无法抗拒,越要理智,越无法理智。这段感情,夹带着痛楚挣扎,一下子就像惊涛骇浪般,把我们两个都深深淹没。”

当然,他们两人也知道这份感情是世俗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一直处在纠结痛苦的状态,一边爱的死去活来一边哭着喊着闹分手,真是天天上演琼瑶剧啊。

据琼瑶回忆,当时的戏码就是,奶奶哭着说“我们分手吧”,而老师则抱住奶奶说“不!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活!”奶奶说:“我父母不会同意,老师同学不会同意,这个社会不会同意!我们为什么要相遇!为什么要相爱!”老师说“爱情是没有错的!只是我们中间为什么要隔了这二十年!我哪里有四十岁?我根本没有四十岁。会为你这个小女孩如此疯疯癫癫,我的心态停留在十八岁!智商只有八岁!”

多年以后,琼瑶曾写过一首歌《魂牵梦也系》,歌词的内容就是她跟老师当时不能相爱又不忍分手的状态。

见也不容易,别也不容易,

相对两无言,泪洒相思地。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

聚散难预期,魂牵梦也系!

话说两个人吵吵闹闹却狠不下心来分手,于是约定:等琼瑶大学毕业就正式公开地在一起。于是琼瑶更要考上大学了!

但是本来就希望渺茫,加之在高考前分心早恋,这大学怎么能考上呢?于是不出所料,奶奶落榜了。

落榜之后,琼瑶在床上躺了三天,不吃不喝,她母亲和弟妹都围着她边哭边安慰她,让她振作起来,明年继续。

然而,琼瑶内心深处正在忍受煎熬,除了落榜的痛苦,更多的是她和老师无望的爱情。琼瑶躺在床上,看着优秀的弟妹,觉得自己是全家人的耻辱,她无比渴望见到老师,得到老师的安慰和鼓励,然而,五年计划成空,这“咫尺天涯”将成为永远的鸿沟。琼瑶内心深处挤压多年的自卑全部爆发,落榜与无望的爱情让她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于是……她又自杀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高潮,紧接着,琼瑶的母亲便知道了琼瑶与老师恋爱的事情。虽然琼瑶不太正常,但她父母还是正常人,自己18岁的女儿被中年大叔诱骗大学落榜甚至差点轻生,做父母的杀人的心都有了!

当时台湾法律规定20岁才成年,琼瑶还是未成年少女!于是琼瑶的母亲告到了警察局和教育部,说老师“引诱未成年少女”、“诱拐学生”。因为这事证据确凿,于是老师被解雇了,而且身败名裂,连容身之处都没有。其实之前学校里就已经流言满天飞了,被琼瑶母亲一闹,更是尽人皆知,奶奶当时已经连门都不能出了。

老师被搞到身败名裂,所有人都指责他、诋毁他。毕竟18、9岁的小姑娘可能不谙世事爱上自己的老师,但一个年过不惑的男人和自己的学生相爱成何体统!琼瑶跪求父母停手,不要再伤害她的老师,求父母放他们一条生路。最后琼瑶的父亲心软了,但她母亲不为所动,说:“你们要是真的相爱,就等到你成年了再在一起,难道连一年都等不了吗?!”

老师在台北待不下去了,只身去了南方隐居,去“舔平他浑身的伤口”。这句话熟吗?是的,后来琼瑶在很多小说里都用过这句话,比如何书桓对陆依萍就说过,“你看过受伤的动物吗?每个受伤的动物,都会找一个隐蔽的角落,去舔平它浑身的伤口。”

临走前,老师和琼瑶约定:一年,就等一年!琼瑶20岁生日那天在嘉义火车站相见,从此再不分开!

但是,剧情肯定不能这么顺利地进行下去。从十九岁到二十岁这一年,琼瑶觉得“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老师走后杳无音讯,收不到只言片语。多年后琼瑶才知道,其实那一年里老师通过各种方式给她写了几十封信,但她一封也没有收到。琼瑶的父母自然是趁机对其进行洗脑教育,希望她能醒悟,脱离老师的魔爪,并且让她复读重考大学。就这样,等啊等,一年之期终于快到了。

琼瑶开始研究地图和火车时刻表,她母亲冷眼旁观,并没有阻止。到生日那一天,母亲突然把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请来为双胞胎庆生。陈家一直不富裕,孩子的生日也从没有正经庆祝过,但那一天小小的房子里挤满了人,什么叔叔伯伯、舅舅姨妈、表姐表弟、堂姐堂弟,总之济济一堂,水泄不通。琼瑶的母亲忙里忙外,并且対琼瑶说:“我要给你一个最美好的生日,我希望你能永远记得你的二十岁!”

开席之后,琼瑶母亲起身讲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我直接摘录一下:

“今天,是凤凰和麒麟满二十岁的日子,我有几句话,必须当着大家,对他们两个说!”母亲转向了我,眼光深刻而哀伤。(那天的麒麟,完全是我的配角。)继续说:“二十岁,是法律规定的,成人的年龄。从今天开始,凤凰和麒麟,就是成人了。换言之,我再也管不着他们了。他们的翅膀,终于长成。回忆起来,从他们出世,就是一个多难的时代,我拉拔他们到翅膀长成,实在不很容易,在烽火连天中,多少次,大家都可能同归于尽了。可是,我总算把他们两个带大了。现在,他们已经有够硬的翅膀,如果他们想飞,我再也不会阻止,就让他们从我身边飞走吧……”

“凤凰,请你原谅我!我曾经用各种方式,不择手段的破坏你的恋爱,今天我当着所有亲友,向你道歉!请你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你和保护你!可能我爱得太多,但是,我就做不到不去爱你呀!现在,你总算满了二十岁,我知道你全心全意,就想离开我!去吧!凤凰!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去吧!你能做到举翅不回顾,你就去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琼瑶听完母亲的话,泣不成声,当着所有亲友的面跪下,跟母亲说:“我不走!我永远也不离开你!我发誓,从此听你的,只要你不哭!”于是母女俩抱头痛哭,二十岁生日在感动中圆满落幕。

就这样,琼瑶失约了,而老师那边也再没有任何回应,琼瑶的初恋轰轰烈烈开始但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窗外》里最后的结局是琼瑶多年后又见到了老师却发现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而实际上,琼瑶从十九岁后再也没有见过他。老师于年去世,一直到他去世前夕,琼瑶才辗转与他取得联系,间或通信,但终究没有勇气再见面。

至此,琼瑶的第一段爱情终结。

贫贱夫妻百事哀——庆筠

20岁生日过后,琼瑶二次高考又落榜了。经过早恋的大风大浪,琼瑶觉得自己已经对生活“麻木”了,于是平静地接受了这次失败。琼瑶的母亲还不死心,想让她三战,但琼瑶自己已经彻底放弃,开始尝试写作。可是她写了很多,都被退回来了。在琼瑶母亲看来,写作这事比考大学还不靠谱,多次劝阻无果。于是开始帮她物色“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当然,这也是为了防止琼瑶与老师旧情复燃。

那一段时间琼瑶身边围绕着许多年轻人,都是有背景有学问的,其中不乏纯粹来参观那个“差点跟老师私奔的女孩”的。琼瑶碍于面子不得不和他们应酬,但是完全不来电,对父母乱点鸳鸯谱的行为表示很无奈也很恼火。

就在琼瑶写作遇阻又开始陷入自卑之际,庆筠出现在她生命中。

庆筠是台大外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比琼瑶大7岁。

当然,庆筠并不是琼瑶父母安排的“青年才俊”,他只是想找琼瑶的父亲探讨历史问题以方便文学创作,刚巧琼瑶父亲不在家,遇到了正在和弟妹玩纸牌的琼瑶。于是庆筠和琼瑶几个玩了一下午纸牌后,便混熟了。

第二天庆筠便约琼瑶出去玩,两个人谈文学,谈写作,谈抱负,谈小说,惊奇地发现彼此志向、兴趣是如此接近,聊天如此投机,一下子亲近起来。

庆筠是个热血青年,对文学创作有着近乎痴狂的爱,而且有着慢慢的雄心壮志,经常把琼瑶哄得一愣一愣的。琼瑶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孤独”,除了老师没有人能了解她,这下又遇到一个知己,因此对庆筠也很有好感。但她一直觉得自己“不会再爱了”,于是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接受庆筠的感情。

据琼瑶回忆,当时庆筠特别穷,穷到什么地步呢?他只有一件西服上衣和两条长裤,长裤的屁股部分都已经磨破了,于是他一年四季穿着西服上衣来遮掩屁股上的洞。他的住处就更不用说了,每次看到他那么艰难贫困又坚持创作,都让琼瑶觉得心酸怜惜。

有一天,琼瑶在庆筠的小屋子里看他创作,庆筠突然说:“我们结婚吧!与其分在两处,各人孤独的写作,不如聚在一起,结伴写作!”

琼瑶呆住了,他们认识才几个月,其实根本不熟悉。琼瑶对老师并没有忘情,也知道庆筠这个人太过理想化太不切实际,根本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但是琼瑶当时特别想从压抑的家庭里解脱出来,不再做“废物”,不再有人干涉她创作,于是琼瑶动心了。

可是,琼瑶的母亲又一次提出反对。理由很简单:他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养活你?其母当年就是任性嫁给了一个穷苦读书人,一辈子都清贫度日,所以非常不希望女儿再走这条路。

但琼瑶不管,她不怕吃苦,只想逃开原来的家庭,逃离优秀的弟妹和威严的父母,摆脱长久以来的自卑感。于是她坚持要嫁给庆筠,不为所动。琼瑶的母亲失望透顶,可她已经拦了一次,不能再拦第二次,只好无奈答应。

于是琼瑶和庆筠租了一套廉价的房子,准备结婚。结婚前夕,琼瑶把自己和老师的事情告诉了庆筠,并表示“老师永远活在我心里”,“我和老师的爱是轰轰烈烈的,我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爱了”。(我说琼瑶你这不傻么,任何一个男人都不能接受你这样评价前男友啊)果然,庆筠非常生气,夺门而去。

但是,第二天一早,他又出现了,为了还原真实直接看奶奶的描述:

那夜,我彻夜难眠。一直到天色已经蒙蒙亮,我才睡着。似乎刚睡着没多久,就感到一阵天摇地动,我一惊而醒,睁开眼睛,他赫然站在我床前,正在那儿死命的摇着我。看到我醒来,他没头没脑的就对着我大叫:

“我管你什么惊心动魄,管你心里还有谁,管你爱谁多爱谁少,我反正娶定你了!昨天我说的话取消,不算!只要你肯对我好,我们有的是天长地久来培养感情!我就不相信你对我的爱,不会越来越深!”

我一下子就湿了眼眶,心中那样震动。我要对他好,我一定要对他好,我想着,我要做一个最好的太太,永不负他这片深情。

不管怎样,两人最终结婚了。虽然琼瑶嫁了个穷小子让其父母不太满意,但好歹没嫁给自己老师,也算功德一件。于是琼瑶父母大宴宾朋,琼瑶就这么风风光光地出嫁了。

琼瑶与庆筠从认识到结婚,只有七个月,当时琼瑶刚满二十一岁。

话说两人结婚之初感情还是不错的,住在充满“诗意”的田野小屋里,一贫如洗却苦中作乐。但是没有钱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庆筠在学校教书,每月缴完水电房费就只能吃20天的饭,因此两人只能写稿赚钱。琼瑶常常投杂志所好,写一点几千字的小小说,偶尔也能发表。庆筠对此却嗤之以鼻,他坚持要写有思想有深度的大作品,因此进度缓慢,同时他是科班出身的,对琼瑶不讲技巧的写作常有意见。但不论如何,琼瑶那些“没思想没深度”的小作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

可稿费不是固定的,时有时无,因此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还是很窘迫。而且琼瑶结婚的时候就像父母夸下海口要自己养活自己,因此不好意思管娘家要钱,只好压缩开支,制定预算,每天只花7块钱的生活费。琼瑶小心翼翼地维持这个数字,但是7块钱基本不能吃到肉,于是庆筠不干了。他一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因此常常冲动消费,破坏琼瑶的计划。两个人的矛盾就逐渐产生了。

两人婚后的第一次吵架就是为了这7块钱的预算。

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庆筠拿着7块钱去买了两个肉粽子吃,琼瑶就埋怨他乱花钱,而庆筠则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月底的事月底再说”,两人为此大吵一架,琼瑶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

为了两个粽子吵架,很好笑是不是?可笑过了又会让人觉得心酸,这就是穷人的悲哀。

琼瑶和庆筠的心酸事还有很多。比如琼瑶特别想买一台电风扇,但是一台电风扇要元,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用想。结果有一天琼瑶突然得了一大笔稿费,有多元,琼瑶的母亲见她实在可怜就借给她多,于是琼瑶终于买到了一台小小的电风扇。每天吹着风扇听着收音机(琼瑶父亲送她的旧收音机),琼瑶觉得自己特别幸福。

然而有一天琼瑶和庆筠回家时发现被盗了!小偷拿走了电风扇、收音机和庆筠唯一的一套西装!小偷啊,这种穷人家你也好意思偷!琼瑶伤心不已,痛哭了一个晚上,于是琼瑶又回到了每天挥汗如雨的生活。

第二年,庆筠终于向现实妥协,做了一名公务员,他本是恨透坐办公桌的。小两口搬到了高雄开始新生活。

琼瑶开始尝试写长篇,但每次写完第一章就没有第二章了。而庆筠每天上班早出晚归,能创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他本来就低产,这下就几乎颗粒无收了。两个人都处在低谷里充满挫败感,冲突时常发生,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每次吵到失去理智,庆筠就会拿琼瑶和老师的爱情说事。

就这么吵来吵去,琼瑶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琼瑶的母性一下子被激发,两个人都为要诞生的小生命激动不已,感情也变好了不少。

然而在琼瑶即将临盆时,庆筠却突然被公司选中出国考察!那个年代出国的机会实在太少了,所有人都表示羡慕嫉妒恨,于是庆筠就带着一身光环灰到美利坚合众国去了。

庆筠走的第二天,琼瑶便动了胎气,在产房挣扎了36个小时后生下了儿子——小庆。这时的琼瑶刚满23岁。因为丈夫不在,琼瑶就带着儿子回了娘家。但不知为何,儿子特别爱哭,白天哭夜里哭。琼瑶娘家的房子不隔音,她父亲要工作,妹妹要读高中,时间一长难免埋怨,琼瑶的日子又开始不好过。

一年之后,庆筠终于回来,一家人团聚,但从此之后生活却变了。

庆筠在国外走了一圈,触动很大,甚至开始严重的愤世嫉俗,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想要写一部大作品出来惊醒世人。小庆刚好一岁多,爱哭爱闹,每次庆筠写作的时候琼瑶都只能抱着孩子到外面玩。然而两个小时后回家,发现庆筠还是什么也写不出来,纸篓里却堆得满满的,而庆筠常常头发凌乱眼神落寞。

同一时期,琼瑶的事业却开始起步。她常常给《皇冠》投寄中篇小说,都能发表。有一天,她还收到了《皇冠》社长平鑫涛的亲笔信,向她约稿,并为她开辟专栏。琼瑶欢呼雀跃,而庆筠却很吃味。他认为琼瑶的小说不过是在讲故事,没思想没深度,琼瑶要是一直写下去那么这辈子就毁了。琼瑶却很满意,并说“你去写那些藏诸名山、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着,让我去写没深度没格调的故事!我只想说故事,只爱说故事。我才气不高,学问不深。能写得出来,能有地方发表,我就很满足了!”庆筠很生气,彻夜不归。

那年冬天,琼瑶开始写《窗外》,记录她那刻骨铭心的初恋。而庆筠开始从“晚归”变成“彻夜不归”。琼瑶在偶然下得知,庆筠每天下班后就上牌桌开始赌博,越赌越大。多年后琼瑶回忆自己这段婚姻时,才发现那时的庆筠其实是充满了挫败感无处发泄,但年轻时的琼瑶怎么能体会到这点呢,那时的她只会生气伤心失望。

矛盾在琼瑶25岁生日那天全面爆发。生日之前,庆筠信誓旦旦地表示,他要戒赌,他要做回自己,并要请亲友来作见证。那时的琼瑶其实已经心灰意冷,开始考虑离婚了。但庆筠说的非常诚恳,于是琼瑶又相信了。

然而,生日那天,来了很多亲友,琼瑶做了好多菜,却等不到男主角的现身。晚上九点,麒麟(就是琼瑶的胞弟)终于坐不住出去寻他,把在赌博的庆筠抓了回来。庆筠狼狈不堪,从各个口袋里掏出一沓沓零钱,对琼瑶说“你看你看我赢钱了”。

琼瑶再也忍不住了,把钱甩到庆筠脸上夺门而去。曾经的庆筠已经死了,琼瑶对这段感情绝望了。

琼瑶说,她一生有两个难忘的生日,20岁和25岁,都刻骨铭心。

恨不相逢未嫁时——平鑫涛

和庆筠离婚之后,琼瑶拼命地写作,不久《烟雨濛濛》在《联合报》副刊上连载,琼瑶由此结识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平鑫涛。那时,平鑫涛是《皇冠》的社长,也是《联合报》副刊的主编。他慧眼识珠,认定素未谋面的琼瑶将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决心对她进行培养和打造。

那年冬天,琼瑶在平鑫涛的安排下到台北接受电视台访问,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琼瑶从高雄到了台北,平鑫涛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她。琼瑶那天穿了一身黑衣服,娇小玲珑,夹杂在一群旅客中走下火车,很惊奇地发现一位个子不高、方脸大耳、很有风度的男士站在那儿,两个人心有灵犀,她认定他就是平鑫涛。他也一眼就盯住了她,用很肯定的语气问道:“你就是琼瑶吧?”琼瑶问他:“你怎么会在众人中认出我来?”

他笑道:“从《窗外》里认识的,从《六个梦》里认识的,从《烟雨濛濛》里认识的!”他谈吐不凡,用的简直是诗一般的语言。

那年36岁的平鑫涛站在那儿,神采奕奕却颇有种凌人的气势。当时琼瑶虽然写了一些小说,可她觉得站在平鑫涛这个“大人物”面前,自己太“渺小”了,因为她早就听说平鑫涛不仅是大名鼎鼎的社长、大报副刊主编,还作为台湾介绍摇滚音乐的第一人在广播电台主播热门音乐,是个能编杂志,能写稿,能翻译,能播音,懂热门音乐的多面才子。

在台北停留的三天里,琼瑶打算去探望父母,可是小说《窗外》的出版已经伤害了他们,她不敢去见父母。访问结束后,平鑫涛驱车送琼瑶回父母家。等他走了以后,琼瑶徘徊在门口,迟疑着不敢按门铃,因为她想不出让父母高兴的办法。时值冬天,寒风透心凉,冻得她瑟瑟发抖,一直转了几十圈,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她才鼓起勇气按了门铃。

岂不知,一直关心着琼瑶的平鑫涛并没有走,他只是躲在隐蔽处暗暗观察,他了解她的为难之处,不想折回来令她难堪,可不见她进门又不忍心扔下她不管。所以他一直在那里陪着她挨冻,直到她进了门才打着寒噤离去。第二天,平鑫涛坦白对琼瑶说:“你小小的个子,在冬天的冷风中徘徊多时,承受如此重负,一整夜让我辗转难眠。”自从离婚后,琼瑶带着孩子苦撑,将泪水都流到心里,现在听了他的话很受感动,向他倾诉说:“不论父母对我多么生气,他们仍没有拒我于门外。可是我难过极了,因为为了写作,我失去了婚姻;又为了写作,差点失去了父母的爱!”

在平鑫涛的鞭策和鼓励下,琼瑶疯狂地写作,不仅34万字的《几度夕阳红》如期连载,新的长篇《菟丝花》也开始在《联合报》副刊上与读者见面。琼瑶觉得是平鑫涛帮自己改变了生活,从心底里感激他。

情愫难逃,情断绝崖

不知从何时起,琼瑶惊慌地发现她和平鑫涛之间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和情愫,可因为彼此的身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谁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两人都明白他们之间很难有结果,因为平鑫涛已经结婚了,而且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琼瑶心里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也不允许她伤害另一位女人。于是,她和平鑫涛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保持朋友和合作伙伴关系。可是后来,一次意外却打破了这种表面的平静。

几年后,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电影《窗外》公开放映了,她的父母对自己在影片中的形象非常在意,立刻就去看了,结果被激怒了。那天,母亲用极为仇恨的眼光瞪了琼瑶很久,遽然狂吼道:“为什么我会有你这样的女儿?你写了书骂父母不够,还要拍成电影来骂父母!你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把我杀了!”琼瑶吓得浑身战栗,“扑通”一声跪下,抓住母亲的旗袍下摆,泪如雨下。

当时在场的平鑫涛,也被这电影一般激烈的场面给惊呆了,他赶紧一边抚慰琼瑶的父母,一边上前去搀扶琼瑶,眼中尽是怜惜和心疼。他们的目光一接触,满心酸楚的琼瑶就崩溃般靠在他身上。那一刻,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母亲没有饶恕琼瑶,她开始用自虐的方式来折磨和鞭笞琼瑶的良心,她开始绝食。绝食到第五天,全家慌乱成一团。经过五天五夜的折磨,琼瑶已经和母亲一样形容憔悴,不成人形了。危急关头,平鑫涛赶来了,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琼瑶6岁的儿子小庆端牛奶去给姥姥喝。大家在母亲的床前跪着,声声哀求。母亲终于掉着眼泪,喝下了小庆捧着的牛奶。

事情终于解决了,平鑫涛又一次给琼瑶解了围,要不是他赶到,琼瑶担心会出人命。为了让琼瑶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平鑫涛提出带她和她的妹妹及其男友到台中去玩,结果半路上出了车祸,平鑫涛右脚骨折,拄了好久的拐杖,这让琼瑶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不过这次车祸使两人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此后他们没有再刻意地回避对方。可是,虽然平鑫涛已经成了琼瑶心中惟一可以为她支撑一片天的人,她的心却时刻陷于惊喜与痛苦的矛盾纠缠之中。

一个人倾心于另一个人,可以做很多傻事,平鑫涛就是这样。他曾给琼瑶写了一封长信,把一张很长的纸带卷起来作为信笺,在纸带的上端写着:琼瑶,这是一封长信。待琼瑶慢慢打开3米长的纸卷后,上面竟没有片言只字,仅在纸卷的尾端签着小如虱子的名字。他内心的煎熬,琼瑶一览无余。

然而,琼瑶很快就决心强迫自己走出感情的迷途,因为她不想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和她的孩子———平鑫涛的家人。这天,平鑫涛开车带琼瑶去乌来,那里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车子在乌来的环山公路上缓缓行驶,道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沉默了很久的琼瑶以坚决的态度向平鑫涛提出今后永远不再联系。他的脸色突变,立马一个急刹车,打开车门:“请你下车!”琼瑶还没醒过神来,已被平鑫涛推下车去。

转眼间,只听平鑫涛疯了般地发动引擎,猛踩油门,车子开动,眼看就要冲下悬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琼瑶突然反应过来,她大惊失色,一下子扑到引擎盖上,平鑫涛吓出一身冷汗,来个急刹车,车子嘎然而止,停在悬崖边上。又一次生与死的考验,爱与恨的碰撞!两个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不是琼瑶小说中的情节,而是她百分之百真实的传奇苦恋。

后来,琼瑶在一篇散文中写下这段荡气回肠的真实回忆:

“我不知道我们彼此这样隔着车窗玻璃互相注视了多久,在我的意识里,那可能有个世纪那么长。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世界,没有宇宙,这世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一个在车内,一个在车外,再有的就是生或死。然后,他冲出了车子,因为我已经没有力气,身子正往车下滑,再滑几寸,我会落到悬崖下去。那时候,我什么都不在乎了。他能开车对着悬崖下冲,我掉下去也没关系。可是,我没掉进悬崖,他用力一拉,我就掉进他的怀抱里去了……我们站在风口,两人都在发抖,不禁抱头痛哭……他开始道歉,说他‘只是一刹那间万念俱灰,既然无法和你相守,不如一死了之,免得痛苦’。问他为何把我推出车外去,他说‘因为你还有小庆呀!’……天黑了,我们才回到车上。这次,他小心翼翼地驾驶,我们在万家灯火中回到台北。”

活过,爱过,让一切都撒入冥河。琼瑶终于挥泪斩断了情丝,切断了和平鑫涛的一切联系。为了各自的责任,他们相约来生。

情路千回,情定今生

几年过去了,琼瑶依然是孑然一身,父母都暗暗为女儿着急。正在这时,一位汤先生出现了。其实他和琼瑶已相识多年,他旅居美国,家世显赫,而且本人温文尔雅,很有书卷味。琼瑶离婚不久,汤先生就苦苦追求过她,但那时她心情很不好,便有意避开了他,他只好惆怅地回了美国。

后来,汤先生又从美国回来,他依然未婚,看到琼瑶也还是单身,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向她求婚。琼瑶被他的执著感动了,她渴望一个宁静的归宿,不再让父母牵肠挂肚。在他离台的前夕,他正式向琼瑶求婚,琼瑶答应了。

然而,就在他们打算结婚的时候,平鑫涛从天而降,他告诉琼瑶自己和前妻终因性格不合而分手。见到平鑫涛的那一刻,琼瑶觉得自己像是在梦中,所有的记忆都立刻复活了,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分离过。此时,距他们悬崖绝恋已经过去了整整8年。看到两鬓已斑白的琼瑶和平鑫涛执手相看泪眼的一幕,汤先生毅然决定成全他们。

3年后,已经41岁的琼瑶和年过五旬的平鑫涛正式结为夫妻,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婚礼很俭朴,琼瑶没有穿婚纱,她只在胸襟上别了一朵兰花,希望两个孤独的人从此能宁静而高贵地相伴晚年。婚后,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开始彼此依赖,或许是因为分离的日子太多太久,他们常常形影不离。琼瑶非常信任和顺从丈夫,她觉得自己像个寻梦的小女孩,一直迷失在漫长的时光里,直到现在和平鑫涛相守,她才找到了梦想的归宿,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文思泉涌,又写出了一系列深受欢迎的优美爱情小说。而平鑫涛也变得和妻子一样爱做梦,当她沉浸在文学的云雾里时,他也会静静地陪她,给她创意,并去感受她在小说中营造的境界。

在相恋相守的30多年里,他们鹣鲽情深,比翼双飞,携手创作出上百部感人肺腑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也一起承担了生活的风雨。平鑫涛动过一次白内障手术,琼瑶放下一切工作,寸步不离地照顾他。就在《还珠格格》完结篇《天上人间》杀青时,75岁的平鑫涛因操劳过度再次病倒了。他这次患病比较严重,口腔黏膜、脸颊长出吓人的带状疱疹。后来病情又恶化,因病毒侵入神经,引发了面神经麻痹,右边的脸歪了,左眼完全不能眨,口腔红肿剧痛使得他难以进食。

看到先生病成这样,琼瑶忧心如焚,她放下一切,全身心护理先生。记者们关心地问起琼瑶与大陆方面合拍的下一部电视剧《雪与火》是否受到影响时,她哽咽着说:“顾不得那么多了,现在,我拼死也要把先生救回来!”为了保护和治疗先生的右半边脸,她只好用纱布把先生的脸包起来,每天定时为先生左眼滴药液。一个多月后,平鑫涛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身体渐渐恢复了。

当琼瑶听到病后初愈的爱人再次给她吟唱起那首他们都爱听的《一生有你》时,眼眶中盈满了泪水: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

(内容来源:天涯论坛,3年第10期《知音·海外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专家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1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