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病小伙胸痛原来是带状疱疹惹的祸



36岁的王先生是本市某公司的一名电气工程师,一个月前,在连续加班一周后,出现左侧胸部疼痛,性质剧烈,难以入睡,皮肤触摸都疼痛难忍,家人以为是突发心脏病,医院。急查心电图和心脏CT,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心内科医师询问得知,小伙子的胸痛累及左肩背部,皮肤呈放射性疼痛,不能触碰,且有烧灼感。怀疑是带状疱疹,建议他去皮肤科看一下。王先生来到我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仔细检查后,确诊他的胸痛是带状疱疹引起的。

身上明明没有泡,怎么会是带状疱疹呢?我院皮肤科首席专家、皮肤科主任医师乔树芳表示,“由于带状疱疹早期不出疹,而是出现肋间神经痛、胸痛、背痛、腰疼等症状,使得该病极易和胸膜炎、心肌炎、心绞痛、胃病、胆囊炎等疾病混淆,造成误诊。”今天小编邀请到了乔树芳主任为大家讲述带状疱疹的话题。

01.带状疱疹是什么样的疾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

02.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有哪些?有哪些并发症和危害?

经常感到疲劳者、感冒不断者、伤口容易感染者、手术患者、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的儿童、年老体弱的老人、肿瘤患者、受重大刺激者,对于以上免疫低下人群,带状疱疹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导致患者致残和死亡。带状疱疹病毒凡有神经支配的区域都可发病。在三叉神经皮疹累及角膜可引起失明等眼损害,最严重者为病毒性脑炎,运动性单瘫。许多病毒尤其是包膜病毒(带状疱疹为此)能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当特异性抗体与这些抗原结合后(如血小板),在补体参与下破坏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对于如此危险的带状疱疹,我们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03.如何来鉴别和诊断带状疱疹呢?

带状疱疹病毒潜伏的部位是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所以延神经走向发作。中医称为蛇串疮,因其分布成蛇状带状分布的水疱故名,冬春季节容易发作。易形成水疱,甚至大疱,个别患者可出现坏死,多为单侧分布,疼痛难忍。该病多发生于成人。但是,临床医学研究还发现,有的病人疱疹病毒延着神经走向首先侵犯了内脏,比如肠道受累可引起肠麻痹,腹部肌肉受累造成肌肉麻痹引起腹壁疝,膀胱受累可引起尿潴留等。顿挫型带状疱疹诊断很困难,病人风险很大如发生在眼部带状疱疹,当以眼部症状表现为主皮肤还未出现皮疹时易误诊为结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角膜溃疡及疤痕形成,有的发生在胆囊部位误诊为胆囊炎,在心前区疼痛误诊为心肌梗死等。所以,我们当以疼痛为主时排除了相关科室的疾病后,应该较快让患者到皮肤科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04.怎样来治疗带状疱疹呢?

疱疹一旦有了明确诊断,治疗起来并不困难,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西医采用抗病毒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酌情用药,进行输液和口服药物,在西医引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里,中医对疱疹的治疗同样获得很大的成功。

中医对疱疹称之为蛇缠丹或称缠腰火丹,多由正气虚弱,邪毒内侵犯而引发,因为水疱为湿毒,又因发生在人之偏侧,多与肝经有关,多采用清利肝胆湿热为主,邪阻经络不通则痛,采用行气活血化瘀以止痛。到后期则采用扶正去邪的方法,用扶正清热解毒之品。刺络拔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在门诊中,对疱疹治疗大都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西药的抗病毒治疗,同时采用刺络拔罐。方法是在水疱部位将水疱刺破,然后用闪火方法拔罐,一般持续5-10分钟,通过这种方法能将局部的湿毒拔出,使经络得以迅速疏通,可起到明显的止痛作用,同时,大量有毒物质的排出有利于局部神经的保护,避免产生后遗疼痛。同时患者要注意饮食调养。

05.得了带状疱疹,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疱疹患者饮食原则:

(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忌油腻、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3)宜多饮开水。 

带状疱疹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生活中预防保健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到生活规律,心理平衡,坚持户外活动,保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不致造成中医理论的气滞血瘀,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同时注重饮食科学搭配,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这是根本。其次,虽然带状疱疹没有传染性,但是如果水疱破损后的疱液被孩子触碰到,会有感染水疱病毒的危险,应提醒家长注意。最后,一旦医院皮肤专科接受正规治疗,切莫延误和治疗不彻底。

党办宣传

编辑:常泰然

校对:雷春香

责编:陆静

往期精彩内容

名老中医大咖齐聚为您健康把脉,市中研附院“名医馆”试开诊啦!

强身防疫先预防体质辨识帮您忙

小艾灸防大病——市中研附院中医治疗科专家为您支招

脸上长痘掉头发?别慌,市中研附院皮肤科专病门诊为您解忧

汤药是个宝,服用有讲究——市中研附院药学部专家为您讲述中药汤剂的服用与保存

点击“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