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家长需警惕
最近很多宝爸宝妈们会发现宝宝有些厌食,睡觉流口水并伴着突然的高烧。大多数妈妈都会以为孩子是普通的感冒,吃了感冒药后却仍不见好转,这个时候妈妈们就要注意了,宝宝很有可能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可能听上去有些陌生,却是夏季儿童常见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主要因为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自洁”功能差,故易发病。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该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大多正常。如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应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常常与手足口病进行鉴别。
与手足口病类似,疱疹性咽颊炎诊治的原则也是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主。因此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该病的早期诊断中同样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在《检验医学》年5月第32卷第5期发表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儿童由于其自身身体条件的特殊性,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机体抵抗力较低,临床症状也常常不典型,且病情进展较快,需要临床能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并予以恰当的治疗。因此,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帮助临床判断出感染的类型,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同时还可以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医院大量门诊及住院患儿研究发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疾病的体征和症状均不明确,如没有出现CRP及WBC计数、分类明显异常,则很难鉴别其是否感染以及是否为病毒感染。CRP对病毒感染缺乏敏感性,而SAA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早期均可升高。如将二者联合检测可大幅度提高病毒感染早期的诊断效率,并且为临床医生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及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项目自临床应用以来,得到了临床和检验专家的接受和认可,同时众多医疗机构的相关专家也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SAA的临床意义会更加明确,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我们也非常愿意与各位专家、学者及产业界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和交流,为SAA项目健康有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患者受益,造福社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15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如何防治
- 下一篇文章: 暑假到,病难料当心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