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已经到来
医院门诊,每天都会接诊10余名散发新增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医院消化感染科主任医师孙军介绍。
据悉,每年夏秋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高峰,这主要与气温上升、雨水较多,湿热的环境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有关。
问题1:手足口病家长们普遍都听说过,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孙军主任: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其实同属肠道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只是常见病毒类型和发病部位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伴咽痛,在咽部,或软腭部位出现疱疹,表达能力不清楚的婴幼儿可能因疼痛出现流口水、吞咽功能不佳、哭闹等表现。
?而手足口病的患儿症状除了口腔溃疡分布广泛外,还可累及手、足、臀、关节等皮肤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此外,相对手足口病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发生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重症更加少见,患儿绝大部分是良性过程。
“今年患儿发病表现为手足口病的不多,但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特别多,这可能与今年流行的病毒血清型不同有关。”孙军表示。
问题2: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特点?
孙军主任:疱疹性咽峡炎刚发病时和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孩子病初会有发热、流涕、咳嗽表现,应当注意口腔检查,当有疑似表现时,应及时就诊评估。一旦有接触病史,潜伏期短,大多3到5天内即可发病,潜伏期大于1周的少见。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自限性,绝大部分经过一至两周能自行恢复,高热等表现大都3天左右能自己恢复。
问题3:如何预防、管理?
孙军主任:
1是预防,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口-口传播,幼儿园的孩子免疫力弱,如果接触了患儿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玩具、食品、床上用品等物品,就很容易被传染发病,出现聚集发病现象。因此孩子放学后要及时清洗、消毒手部,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家中有两个孩子的,食品和餐具要注意区分,不要混用。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同手足口病一样管理,需要居家隔离7天以上。
2是防重症,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只有少数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重症。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除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对待手足口病,家长要重视但是不要恐慌。无论得了哪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只要及时就诊,积极配合治疗,多数都可以痊愈。
专家介绍
副主任医师,医院党支部书记,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感染学组委员,连云港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小儿感染性疾病和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完成先心介入治疗数百例。
门诊时间:通灌院区周五全天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14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预防金域东方幼
- 下一篇文章: 金叶幼保健小课堂如何区别手足口与疱疹